1. 首页 > 农资

人参果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

花和果实,病部呈水浸状灰白色,最后果实腐烂。一般病果不脱落,相互间可以传染。

人参果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
一、人参果灰霉病概述

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它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是灰葡萄孢菌。灰霉病可以在花、果、叶和茎上发生,果实染病时,青果受害最严重,果实受害后,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1. 幼苗受害时,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浸状腐烂,后干枯,表面生灰霉。

4. 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干燥时病斑灰白色,隐约可见轮纹。

灰霉病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通过土壤、种子、农具等途径传播。此外,灰霉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1.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来源。

2.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人参果品种,降低病害发生。

4.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5. 生物防治:利用灰霉病菌的天敌如链霉菌、绿僵菌等进行生物防治。

五、案例分析
年份 防治措施 防治效果
2019年 清洁田园、选用抗病品种、调整种植密度、药剂防治 防治效果良好,灰霉病发病率降低50%
2020年 在2019年基础上,增加生物防治措施 防治效果显著,灰霉病发病率降低70%

我市的人参果栽培有了很大发展,但不久即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为此,我们对保护地栽培人参果的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3年的研究。幼苗定植前,要对温室和大棚进行高温消毒,并对人参果的幼苗进行药剂处理,降低病害发生。

酸腐病称白霉病,是柑桔贮藏期常见的病害之一。橘炭疽病俗称爆皮病,是由围小丛壳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柑橘上的一种病害...

病柑橘白癜病柑橘白癞病可在果面形成白色点状、线状、分枝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但仅引起表皮层细胞坏死,不伤及果肉引起腐烂。自幼果至成果期均可发病,病斑扁平或略凸起,但不呈圆锥状突起,刮去病表可见绿色或浅褐色皮层。有时表皮层破裂呈碎屑翘起,酷似癣癞

人参果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果实。已经解释清楚,现在来看人参果灰霉病防治新策略。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人参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广泛喜爱。只是,因为种植面积的扩大,灰霉病等病害的防治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将针对人参果灰霉病,介绍一种全新的防治策略。

人参果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
传统防治方法的局限性

过去,防治人参果灰霉病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只是,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化学农药容易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会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为了克服传统防治方法的局限性,我们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生物防治策略。该策略的核心是利用生物菌剂来抑制灰霉病菌的生长繁殖。具体操作如下:

1. 选择合适的生物菌剂

在人参果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施用生物菌剂。例如,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施一次生物菌剂;在发病高峰期,可适当增加喷施频率。

3. 结合其他防治措施

除了生物防治,还应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在某地,我们针对人参果灰霉病实施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综合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物防治策略后,灰霉病的发病率降低了50%以上,果实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未来展望

因为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防治将在人参果灰霉病防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这一新型防治策略能够为广大种植户带来更多的实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