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山楂大树冠层退化,需进行降冠复壮

山楂,承德市的特色经济林树种,承载着果农的辛勤劳作与希望。只是,现存的山楂盛果期大树大多栽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树冠郁闭、产量低、品质差,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深入探讨山楂大树冠层退化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复壮策略。

山楂大树冠层退化,需进行降冠复壮
山楂大树冠层退化的现状与问题
问题 具体表现
树冠郁闭 骨干枝多,内膛小枝枯死,结果面积小
树势衰弱 多年不修剪,树下管理差,外围枝条密挤
枝类组成不合理 叶幕结构紊乱,光合效能差,隔年结果现象严重
病虫害严重 腐烂病严重,枯枝、死枝、病枝多,果品质量极差
1. 树形改造

通过修剪,改造树形,使树冠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能。建议采用2-4个大主枝的开心形和留4-5个大主枝的分层形树形。

2. 肥水管理

根据树势和土壤肥力,合理施肥浇水,促进树体生长和果实发育。每年中耕除草一次,刨树盘1-3次;隔年刮皮;秋施基肥与追肥、叶面喷肥相结合。

合理确定留果量,适时进行疏花疏果,提高果实品质。主要进行花前复剪、摘心、疏枝等技术。

4. 病虫害防治

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如杀虫灯、诱虫板、刮树皮等,减少病虫害发生。

实施案例与效果

近三年来,我们针对山楂大树存在的问题,实施了降冠复壮树体改造之路,大大提高了我市山楂的整体生产水平,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具体案例如下:

改造时间 改造面积 产量提升 价格提升
2019年 8.28万亩 2978.40公斤/亩 4元/公斤

山楂大树冠层退化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实施降冠复壮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山楂产量和品质。本文提出的复壮策略,旨在为果农提供有益的参考,助力山楂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承德市的山楂树大多栽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树龄已达20年以上。这些山楂树普遍存在树冠郁闭、果品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具体表现为:骨干枝多,内膛小枝枯死,树体结果面积小;多年不修剪,树下管理差,树势衰弱,外围枝条密挤;枝类组成不合理,叶幕结构紊乱,光合效能差;腐烂病严重,枯枝、死枝、病枝多,果品质量极差。

山楂大树冠层退化,需进行降冠复壮

为了解决山楂树冠层退化问题,承德市林业局提出了“山楂树冠层退化,实施降冠复壮技术,助力增产增收”的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树形改造:通过修剪,将树形改造为2-4个大主枝的开心形和留4-5个大主枝的分层形,使树高控制在2.5-2.9米,降低树高,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肥水管理:根据树势状况,合理施肥,保证树体营养需求,提高果品品质。

花果管理:调整花果比例,适度确定留果量,提高果实品质。

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措施,有效防治山楂树病虫害。

实践案例:兴隆县山楂大树改接秋金星早丰高效技术

兴隆县是承德市山楂产业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兴隆县积极推广山楂大树改接秋金星早丰高效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将山楂大树改接秋金星品种,不仅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品质,还降低了树高,降低了树上管理和采摘等投入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成果展示:山楂产量和质量双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7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