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防治至关重要
疾病名称 | 症状 | 防治措施 |
---|---|---|
曲霉菌病 | 呼吸器官受侵害,形成特殊肉芽结节 | 初期用病毒灵经口投喂,每日两次,连用三天 |
脑炎型 | 脑炎或眼炎症状 | 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及时隔离病鸡 |
白痢病 | 腹泻,食欲下降,生长发育受阻 | 饲料中添加土霉素,加强消毒 |
呼吸道病 | 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 | 保持鸡舍通风,定期消毒,及时隔离病鸡 |
火鸡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家禽,在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一、曲霉菌病
曲霉菌病是育雏期火鸡多发病之一,由曲霉菌侵害呼吸器官并形成特殊肉芽结节。防治方法:在发现火鸡长鸡痘的初期,用病毒灵经口投喂,每羽鸡每次喂1片,每天2次,连喂3天。部分病雏还出现脑炎或眼炎,说明火鸡曲霉菌病脑炎型较为常见。
二、青铜色火鸡的饲养管理
青铜色火鸡适应能力强,耐寒耐病,宜放牧,增重快,饲料报酬高。饲养管理上,应采用以下三段饲养管理法:
育雏阶段:出壳24小时后移至育雏箱,喂以高蛋白饲料,日粮中粗蛋白应达到25%左右。
育成阶段:母火鸡到8周龄,公火鸡到10周龄进入育成期,适当控制饲料,放慢增重速度。
产蛋阶段:母火鸡从30周龄开始进入第一个产蛋期,投饲全价配合饲料,蛋白质维持在18~20%的水平。
三、疾病综合防治措施
要从加强饲养管理着手,减少和控制代谢、中毒病及一些常规传染病、应激病的发生。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如环境消毒、饮水消毒、带禽消毒等,掌握消毒程序,切断常见多发性疫病的传播途径和消灭传播媒介。加强检疫和重点病的疫情监测,防止病原的异地传播。发生疫情时,及时隔离病鸡,对鸡舍、设备进行彻底消毒。
对于白痢病、呼吸道病、感冒、禽霍乱、蛔虫病、维生素缺乏症等常见病,可在平时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进行预防。治疗时可参照一般家禽疾病进行治疗。
火鸡,被誉为“七禽之鸟”,其快速生长、优质肉质和低胆固醇含量,使其在西方国家备受青睐。我国自80年代初引进火鸡以来,经过在北京、天津等地的试点推广,火鸡养殖业现已遍布20多个省市。这一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对疾病的精准防控。
春季,因为气温的回升,火鸡养殖场的密度增加,疾病高发。养殖户们在养殖过程中必须细心管理,以防疾病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母火鸡从30周龄开始进入第一个产蛋期。在此期间,应投喂全价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维持在18~20%的水平。通常,每产到10枚蛋后,母火鸡即开始抱窝孵蛋。为提高产蛋量,可采取醒窝方法,促使母火鸡尽快醒抱。火鸡的交配多为自然交配,公母比例约为1:10。种公鸡应具备体健、活泼、羽毛油亮、腿粗直的特点;种母鸡则需背平尾直、胸宽体大、羽毛肉赘颜色鲜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