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长江间银鱼,一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淡水小型鱼类

长江间银鱼主要分布于东海、黄海、渤海沿海及长江、淮河中下游河道和湖泊水库,属于河口性鱼类。天津长江间银鱼就是渤海中的一种,现已在我市塘沽、汉沽等水库陆封形成淡水定居种类。

长江间银鱼,一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淡水小型鱼类

幼鱼阶段食浮游动物的枝角类、桡足类及一些藻类,体长80mm以后逐渐向肉食性转移,110mm以上主要以小型鱼虾为食,具有同种残食现象,在食性转化阶段尤为严重。

生活时体柔软透明,从头背面能清楚地看到脑的形状。浸制标本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两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在尾鳍和胸鳍的第一鳍条上也散布有小黑点。平时生活于长江干支流中。

银鱼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风味,特别是产卵前的银鱼最丰美。除鲜食外,多数晒干外销,商品名为“燕干”。

长江间银鱼又称短吻间银鱼,属鲑形目,银鱼科,间银鱼属。俗称:面鱼,面条鱼,鲙残鱼。英文名:Shortnosenoodlefish。体细长,略呈圆筒形,后段较侧扁。

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半年达性成熟。1冬龄鱼于4-5月从江河中进入湖泊,在湖边水草丛生地繁殖。亲鱼生殖后个体显著瘦弱,不久便死亡。

干银鱼的蛋白质含量为72.1%,脂肪含量为13%,高于其它食用鱼。每百克银鱼还含赖氨酸4820毫克,蛋氨酸2308毫克,异亮氨酸4176毫克,缬氨酸4396毫克,苏氨酸6652毫克,如此丰富的氨基酸,是其它鱼种所少见的。

锦鲤和锦鲫的区别
锦鲤 锦鲫
特征:锦鲤是一种体型较大、色彩艳丽的观赏鱼,通常具有独特的花纹和斑点,包括红色、橙色、白色、黑色等多种颜色。 特征:锦鲫体型较小,色彩较单一,通常为银白色或淡黄色。
头部平扁,呈三角形;口大,吻长而尖。在前上颌骨、上颌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一对,下颌前端具一肉质突起。背鳍位于体后四分之三处,背鳍与尾基的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胸鳍没有肌肉基。体无鳞,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 头部较尖,口较小。背鳍、臀鳍较短,尾鳍较宽。体无鳞,背部呈银白色,腹部呈淡黄色。
分布: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中。 分布:分布较广,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
最大个体:最大个体长约140毫米,重5克左右,为一年生鱼类。 最大个体:最大个体长约20厘米,重约0.5千克。

完成对长江间银鱼,一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淡水小型鱼类。的概述后,紧接着便是长江银鱼:淡水养殖新宠,市场前景广阔。

银光闪耀,淡水养殖新篇章

长江间银鱼,一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淡水小型鱼类

为了实现长江银鱼的淡水养殖,养殖户们不断探索和改进养殖技术。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改善水质、控制水温等措施,提高了银鱼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同时,科研机构也加大了对长江银鱼养殖技术的研发力度,为养殖户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养殖方案。

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长江银鱼的市场需求逐年攀升。据统计,我国长江银鱼年产量已从2010年的1000吨增长至2020年的3000吨,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品牌建设的加强,长江银鱼有望成为淡水养殖业的“明星产品”。

以天津市塘沽区某养殖场为例,该场自2015年开始养殖长江银鱼,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当地知名的银鱼养殖基地。目前,该养殖场拥有1000亩养殖水面,年产银鱼500吨,产值达到2000万元。通过养殖长江银鱼,不仅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淡水鱼类产品。

长江银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长江银鱼将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业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我国渔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