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大闸蟹育肥管理需精选饲料,膏红蟹肥味更佳

8、9月间,雌雄大闸蟹将先后完成最后一次蜕壳—生殖蜕壳,进入绿蟹期。此后,大闸蟹的甲壳不再增大,但甲壳内的肌肉与内脏器官继续发育增长。

大闸蟹育肥管理需精选饲料,膏红蟹肥味更佳

秋季是大闸蟹育肥的最佳时节,为提高大闸蟹质量和效益,此期应加强日常管理,增加营养,科学饲喂,使大闸蟹膏肥体壮。大闸蟹在育肥期所需要的营养高于平时,可换成高蛋白饲料,然后外泼黄金多糖和抗激灵,提高体质抗应激,促进蜕壳成功率。可明显看出甲壳的光泽度及硬度的提升,如配合黄金多糖使用效果更佳。

年份 地区 大闸蟹规格蟹与小规格蟹价差
2014 江苏、安徽、湖北 急剧下降
2015 江苏、安徽、湖北 增加放养密度

受2014年规格蟹与小规格蟹价差急剧下降的影响,2015年初江苏、安徽与湖北三大大闸蟹养殖区均不同程度增加了放养密度。据了解,大闸蟹前三次蜕壳的成功率普遍较高,小规格大闸蟹的产量将会增加,所以业内对小规格大闸蟹的价格预期较低,规格蟹价格将回归高位。在此情形下,提高大闸蟹规格以及规格蟹的比例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育肥料的合理使用是8、9月份的重点工作。

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育肥大闸蟹,提高上市规格。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因而7月底8月初,大闸蟹养殖生产中需要做育肥管理。作为多饵料源的生物,冰鱼可作为大闸蟹蜕壳前的饵料补充,育肥阶段应以育肥料为主。

秋季大闸蟹育肥管理技术要点

调控水质

科学投饲

保持水深1.2米,调节好水质,保持透明度在35-40厘米

排出底部老水,注入新水,注水后施放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

适量施放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制剂,培育水质

养殖一点通目前是大闸蟹长膘育肥的关键季节,也是大闸蟹养殖的最后阶段,为了提高大闸蟹的品质、产量和效益,根据多年来科技指导实践经验,现浅析秋季大闸蟹育肥管理要点。

大闸蟹卵巢发育期间,脂类不仅作为重要的能量物质,而且为卵巢的充分发育和以后的胚胎发育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如必需脂肪酸、磷脂和某些激素物质的前体。大闸蟹自身的HUFAs、PL合成能力有限,肝胰腺中存贮的有限HUFA不能满足卵巢快速发育的需要,因而需要外源摄入。若HUFA缺乏,肝胰腺中存贮的脂类不能被转运到卵巢,因此,嘉吉育肥料重点关注脂类营养,同时兼顾肌肉生长。大闸蟹的可食部分有5种重要呈味氨基酸,即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和牛磺酸。嘉吉动物营养部的氨基酸技术领先,嘉吉育肥料培育的成蟹味道鲜美!

螃蟹养殖:保持水深1.2米,调节好水质,保持透明度在35-40厘米。透明度小于25厘米,换水20厘米,排出底部老水,注入新水,注水后施放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使池塘水质肥、活、嫩、爽。

改善水质环境

保持水深1.2米,调节好水质,保持透明度在35~40厘米

排出底部老水,注入新水,注水后施放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

适量施放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制剂,培育水质

了解了大闸蟹育肥管理需精选饲料,膏红蟹肥味更佳。,现在聚焦于大闸蟹育肥,选对饲料,膏红蟹更香。

大闸蟹育肥管理需精选饲料,膏红蟹肥味更佳
水质调控 科学投饲 营养补充 冰鱼与育肥料对比

改善水质环境:大闸蟹的生长育肥离不开水,池塘水质环境对大闸蟹生长影响很大。秋季水温逐渐降低,蟹池应保持水深1.2米,透明度在35~40厘米。当透明度小于25厘米时需要排出底部老水,注入新水,换水时注意不能使塘内水温有较大的波动,为了防止大闸蟹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而生病,可适量施放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

投料观察:冰鲜鱼易于观察投料情况,便于调整投喂策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