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黑斑蛙养殖:一种新兴的致富途径

2018年,黑斑蛙的养殖将接近尾声。黑斑蛙的养殖,从2015年初现苗头,源于全饲料人工养殖黑斑蛙技术的突破;2016年,湖南各地大兴土木,纷纷开始进行黑斑蛙养殖场地的新建;湖北开始有一部分人进入;2017年,湖北紧随湖南的步伐,大力推广黑斑蛙养殖。

黑斑蛙养殖:一种新兴的致富途径

“芭蕉寺村环境优美,配上四股泉良好的水质,很适合发展生态养殖。而黑斑蛙养殖风险小,饲养密度大,更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在广州、四川等地很有市场。”苦于没有项目的程刚,在一次水产养殖考察学习中暗自下定了决心。

截至目前,宋河镇黑斑蛙产业已卖出商品蛙近2万斤,主要销往浙江、江苏、广州、四川、安徽等地,还有近2万斤存货预备在五月旺季上市销售。“今年青蛙种苗还在孵化中,经过一年摸索学习实践,预计2019年底将突破商品蛙亩产2500斤,收回所有投资成本并达到每亩1至2万纯利润。”程刚养蛙产业尝到甜头后,他在全村大力推广黑斑蛙养殖产业,邀请更多贫困户和村民入社,吸引了苍台等多个周边村村民过来观摩学习。

黑斑蛙养殖:一种新兴的养殖产业

水源一直是水产养殖最重要的一环,无论密度如何,无论是在蝌蚪还是蛙期,清洁水源都同样重要。整个养殖场规划合理,干净清爽,基本没有垃圾和杂草,...

三是收益大,养殖黑斑蛙收益也是很乐观的,很多养殖户都因此发家致富了。去年,农业农村部官网就发布了相关通知,明确说到:对于目前存在交叉管理...

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调研团成员通过对滑县的蛙养殖的调查发现,通过建立黑斑蛙养殖生产合作社,促进蛙养殖产业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资发展。

“女蛙娘娘”和黑斑蛙的故事

据悉,中国未来10个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中,农业就首当其冲,这个消息激起了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大学生返乡创业、投身农业的热潮。陆艳霞就是这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她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鼓励全民创业,让我第一次对我所居住的农业小镇——奉新县上富镇有了非分之想”

可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环境污染、人工捕杀食用的影响,黑斑蛙的数量日趋减少,人工养殖不仅成为保护、发展、繁衍黑斑蛙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成为迎合市场需求、农民创收的新项目。因此,养殖黑斑蛙也是一条致富新路,想要踏上这条致富路的朋友们,就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了解黑斑蛙以及它的养殖技术吧!

生物学特性

黑斑蛙形如其名,体色为黑色,背部有明显的黑斑。黑斑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上等的绿色食品和滋补佳品。

养殖技术
养殖模式 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等
养殖密度 根据养殖模式和环境条件确定,一般每平方米养殖30-50尾蝌蚪
饲料投喂 全价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以蛙的摄食情况为准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定期更换水源
病害防治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定期进行消毒和药物防治
市场前景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黑斑蛙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食品,市场需求逐年上升。同时,黑斑蛙养殖技术不断成熟,养殖成本逐渐降低,市场前景广阔。

案例分析

以宋河镇芭蕉寺村程刚黑斑蛙养殖基地为例,通过采用“研究所+企业+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与武汉年连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及华中农业大学水产系合作,引进黑斑蛙优质种苗80万尾进行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悉,稻蛙共作是一种绿色生态、互促共赢的种养模式,黑斑蛙能吃掉水稻害虫、排泄物可作水稻肥料,而水稻既能净化蛙田水体,又能为蛙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黑斑蛙养殖:一种新兴的致富途径

在宋河镇芭蕉寺村程刚的黑斑蛙养殖基地,我们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稻田里白色防护网环绕,蛙田里密密麻麻的蛙洞,田地整齐,沟渠畅通。基地负责人蒋志喜曾是贫困户,通过养殖黑斑蛙成功脱贫,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