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箱筐饲养法:利用特制箱筐饲养蚯蚓
蚯蚓分阶段饲养才能提高效益。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采收了则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采收方法主要是用特制铁质扁刺小耙,轻轻耙动表层土,使蚯蚓暴露在土表,然后用手轻轻捕捉。
箱筐规格 | 尺寸 |
---|---|
尺寸一 | 60×30×20 |
尺寸二 | 60×40×20 |
尺寸三 | 60×50×20 |
尺寸四 | 60×20×30 |
尺寸五 | 60×40×30 |
这是最常用的饲养方法之一。箱筐的制作材料可以是木材,也可以是竹、荆条、藤条、塑料等,饲养箱长、宽、高的规格有上述几种。每个箱筐的底部和侧面要有排水和通气小孔,孔的大小以直径0.7~1.2厘米为好,这样既可通气排水,蚯蚓又不会爬走。整个箱的小孔面积可占箱底或箱侧面积的20%~30%。两侧还要有对称的拉手把柄,便于手提操作。箱内饲料的堆放高度约为16厘米,装料太多,易使箱内通气不良;装料太少,饲料易于干燥,影响蚯蚓的生长繁殖。每箱蚯蚓的投入量约5000~10000条。饲养规模较大时,可将箱层叠起,成为立体箱式饲养,但不能叠得太高,一般以4~5层为宜。
不惑之展开全文箱、筐养殖法可利用废弃的包装箱、柳条筐、竹筐等养殖,但不能用已装过农药、化学物质的箱、筐等容器饲养,也不能用含有芳香性树脂和鞣酸的木料来加工养殖箱具,因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也不适宜。在地面上直接铺饲养土做成养殖床,养殖床面积5~6平方米大小,四周用砖砌成围栏,高度约30厘米,防止其他动物进入。
1.蚯蚓的饲养技术一,蚯蚓的生活习性: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夏季盖稻草,多洒水降温,0℃以下冬眠,-5℃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北京地区10月25日扣棚,盖塑料布,第二年4月10日揭棚。
60厘米×40厘米×20厘米,60厘米×40厘米×30厘米。箱筐的底部和侧面都要有排水和通气小孔,孔的大小以直径0.7~1.2厘米为宜,这样......
这种饲养方法占地面积少,使用人力少,管理也方便,生产效率也较高。但是,木制、竹制的箱筐容易受湿腐烂,故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塑料来制作,这样不但耐用而且规格一致,还利于提高饲养效果。
我们谈过了蚯蚓箱筐饲养法:利用特制箱筐饲养蚯蚓,提高产量与效率。,再来谈谈箱筐养蚯,高效益新趋势。
科学分阶,高效益养殖新篇章。箱筐养殖蚯蚓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新型养殖方式不仅提高了蚯蚓的产量,更是为环保事业添砖加瓦。
箱筐养殖,细节取胜 蚯蚓的饲养并非易事,分阶段饲养至关重要。传统的混养法在采收上存在诸多不便,而箱筐养殖法则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箱筐的尺寸、材料、排水通气孔的设计都经过精心考量,以确保蚯蚓的生长环境适宜。
每箱蚯蚓的投入量控制在5000~10000条,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养殖效果。在饲养规模较大时,可以将箱层叠起,实现立体养殖,但层数不宜过多,以4~5层为宜。
在地面上直接铺饲养土做成养殖床,养殖床面积以5~6平方米为宜。这种养殖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中小规模养殖。
箱筐养殖蚯蚓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有利于环境保护。蚯蚓可以分解有机废物,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箱筐养殖蚯蚓技术更加成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