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饲喂
蚯蚓养殖作为一种新兴的循环经济模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如何科学合理地饲喂蚯蚓,提高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
序号 | 饲料配比 | PH值 | 养殖温度℃ | 养殖结果 |
---|---|---|---|---|
1 | 废纸浆渣+尿素0.7%+醋酸0.03% | 6.8 | 23 | 第8天开始产茧,第19天开始孵化,以后持续稳定增殖 |
2 | 废纸浆渣+磷酸二氢铵0.45% | 6.4 | 23 | 第14天开始产茧,第22天开始孵化,以后持续稳定增殖 |
3 | 废纸浆渣+废纸浆发酵液10%+澄清的生石灰水0.3% | 6.2 | 25 | 第15天开始产茧,第21天开始孵化,以后持续稳定增殖 |
4 | 废纸浆渣+醋酸0.03%+尿素0.4%+0.001%糖精+适量香精 | 7.2 | 23 | 第3天开始产卵茧,第14天开始孵化,刚孵出幼蚓长至成蚓只需30—40天,每条成蚓最多月产卵茧24个,每个茧内平均有6条幼蚓。 |
②饲料的PH值调节和营养剂添加。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营养基料的合成
当PH值超过9时,可以用醋酸、食醋或柠檬酸作为缓冲剂,添加时为饲料重量的0.01—1%,可使PH值调至6—7,添加量太少,效果不大;只是超过1%则会使蚯蚓产茧率急剧下降。当饲料PH值为7—9时,也可用0.01—0.5%的磷酸二氢铵,可使饲料PH值调至6—7。但不可超过0.5%,否则也会导致蚯蚓茧生产量的下降。当饲料的PH值为6以下时,可添加澄清的生石灰水,使饲料的PH值调至6—7。饲料科学的配比,是提高养殖蚯蚓产量最有效的出路。
我们采用上添法和侧喂法,上添法就是把饲料盖铺在原有已被蚯蚓吃完的饲料上,每10—15天进行一次;侧喂法就是取出部分已吃完的饲料再把新饲料添在一边,下次添加另一边。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正确喂养蚯蚓,让你的蚯蚓养殖业繁荣昌盛!未来,因为人们对绿色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蚯蚓养殖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蚯蚓是一种有益的生物,能够分解有机垃圾,提高土壤肥力,是都市农业和家庭园艺的理想伙伴。
饲料科学的配比,是提高养殖蚯蚓产量最有效的出路。以下部分为5261实用操作蚯蚓饲喂4102技术。
所以人工养殖蚯蚓时,需要建立专门的种蚯蚓池和生产蚯蚓池,对不同阶段蚯蚓饲喂不同的饲料和管理。
蚯蚓养殖应按个体发育分阶段进行不同的养殖管理,分阶段管理也是蚯蚓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措施。成年蚯蚓每月只需投喂两次饵料,清理蚯蚓粪、取蚓茧或倒翻饲育床3、4次。
蚓茧在运输过程中,蚓茧还在继续发生着生物变化,即孵化过程并没有停止,这样在运输中就要考虑,蚓茧孵化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因此,营养液正是运输中营养物质的保证,其制备方法:取65%的大豆粉、25%的土豆淀粉,9%的鱼粉和0.5%的干酵母粉,0.3%的多种维生素添加剂,0.2%的合成维量元素添加剂;将上述所配物质混合均匀后,再加入2倍重量的清水,用微型研磨杯研磨1分钟,再加入10倍重量的清水,搅拌均匀,即成为营养液。
采收方法主要是用特制铁质扁刺小...
蚯蚓养殖的最佳密度,以每平方米2.8公斤至3.1公斤或每平方米2万条为宜,在此范围内,投种少、产量高。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采收了则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
将配好的营养液倒入温度在60℃的膨胀珍珠岩中,边倒入边快速搅拌。然后取几块木板将浮出水面的膨胀珍珠岩全部压入液面以下,以保证膨胀珍珠岩充分吸收营养液。当膨胀珍珠岩在营养液中浸泡2-3小时以后,膨胀珍珠岩的颗粒表面便形成了一层“营养膜”。此时可将膨胀珍珠岩全部捞出。晾干,用塑料袋密封,即成为营养基料。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过去,人们也知道尿素可以作蚯蚓的氮源,但添加量一直局限于0.01—0.2%。采用醋酸等调节PH值的方法后,尿素的添加量可增至1%,这为氮源不足的饲料的利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再有,本技术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了一倍,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膨胀珍珠岩的脱水处理
将菌化粪轻轻搓散,喷雾状清水,边喷水边搅拌,使牛粪中的水分达到40%为宜。将采收、待运的蚓茧,按牛粪重量的40%~60%均匀拌入菌化处理的牛粪中,随即装入塑料袋中,扎上袋口,用针扎好通气孔,装箱即可安全运输了。
蚯蚓主要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只要是无毒的、酸碱度不过高或过低、盐度也不过高,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有机物都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如任何畜禽粪便、酿酒、制糖、食品、制纸和木材等加工的有机废料,如酒糟、蔗渣、锯末、麻刀、废纸桨、食用菌渣等;垃圾、生活有机废物,以及昆虫的幼虫、卵、动物的尸体、各种细菌、真菌都可以作蚯蚓的饲料。蚯蚓不大吃太酸、碱、涩、苦、辣的饲料,赤子爱胜蚓类的大平2号多选食发酵腐熟的畜粪、堆肥、蛋白质、糖源丰富的饲料,尤其是腐烂的瓜果、香蕉皮之类具有甜香味的食物,更易被其选食,大平2号每天摄食量为自身体重的0.3—1倍。
蚓茧包装运输
怎样养蚯蚓产量高,蚯蚓养殖技术分享,蚯蚓吃什么,本视频由蚯蚓养殖小周原创提供,20598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下载客户端创作中心消息2.1万次播放 |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7日 13 201 收藏 怎样养蚯蚓产量高,蚯蚓养殖技术分享,蚯蚓吃什么 接下来播放 猜你喜欢
三农视频:怎样才能把蚯蚓养好,蚯蚓吃什么产量高?蚯蚓养殖技术分享 扫码开通会员 推荐微信扫码开通支付后登录享会员权益 搜狐视频手机APP 免...
①发酵:用稻草、秸秆先铺一层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粪料如此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4—5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则要进行翻堆,以后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饲料的发酵工作。如果100%用粪料,先把粪料晒到五、六成干后架堆、淋水用薄膜盖严,过10至15天扒开淋水散热后即可使用。草类一定要挖坑或集堆渗透沤制腐烂才可使用,以避免第二次发热。
膨胀珍珠岩是火山玻璃质岩石经1260℃的高温悬浮瞬间焙烧而成的白色中性无机粒状材料,具有质轻、无毒、无味、阻燃、抗菌、耐腐蚀、保温、吸水性小等优点。如果将膨胀珍珠岩作为蚯蚓的基料,不但具有防腐抗菌,还能使基料内部有较好的温、湿、气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运输时,只要将膨胀珍珠岩浸泡营养液中,使膨胀珍珠岩充分吸收营养液后,就可作为蚓茧的运输较理想的材料。
蚯蚓养殖技术的实用饲喂技术。情况,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比。减少运输及成本,饲料尽量多样,营养搭配合理,同时选用饲料混匀。
将采集、待运的蚓茧,按膨胀珍珠岩营养基料体积的40%~80%均匀地拌入膨胀珍珠岩营养基料中,随即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扎上袋口,再用针在袋上扎十几个针孔,作为透气孔。拌入蚓茧的多少,应根据外界气温的高低和运输时间的长短来确定,温度高而又运输时间长,则应拌入的蚓茧少,反之则多一些。最后将袋装入容积为0.1立方米的水箱中,周围铺垫蓬松的填充物,如湿草等,减少袋体在运输途中的震动,还可以增加箱内的空气湿度。箱内要预留出1/4的空间,钉好箱盖,即可交付交通运输部门办理托运。采用此法,安全可靠,即使1个月到货途中孵化出的幼蚓也会安然无恙。
由于不同的饲料所含营养成份以及碳氮比不同,不同的蚯蚓对饲料的取食,消化吸收率也不同。因此,为了养好蚯蚓,必须根据上述情况,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比。做到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减少运输及成本,饲料尽量多样,营养搭配合理,同时选用饲料混匀后要充分发酵,提高熟度和利用率。配方实例:①牛粪50%,纸浆污泥50%;②牛粪100%或一切禽畜粪混合100%;③牛粪、猪粪、鸡粪各20%、稻草屑40%;④玉米秸杆或稻草、花生杆、油菜杆单一或混合40%,猪粪60%;⑤马粪80%、树叶烂草20%;⑥猪粪60%,锯末30%,稻草10%;⑦有机垃圾70%,畜粪30%;也可全部用垃圾100%。⑧各种粪类60%,甘蔗渣40%;等等。
牛粪养殖蚯蚓技术蚯蚓的生长和繁殖活动加速了牛粪中养分的分解和转化,提高了牛粪作为一种料的肥力。虽小但繁殖量大、产量高,适合人工养殖。冬季...
取洁净的河粗沙放入铁锅中,加热焙炒至100℃时,再将清洗的膨胀珍珠岩放入沙中一起焙炒至300℃后出锅,用筛子将膨胀珍珠岩和河沙分离,自然冷却至60℃后备用。
蚯蚓养殖的方法 蚯蚓养殖是一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农业活动,
精准饲喂:开启蚯蚓养殖新篇章在探索蚯蚓养殖的路上,精准饲喂无疑是一道关键的门槛。以下,我们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比和营养管理,实现蚯蚓养殖的高产。
分阶段管理:科学养殖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