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蚯蚓养殖需注意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料

蚯蚓粪作基肥需腐熟,避免生粪使用,未腐熟的蚯蚓粪容易引发病虫害。

蚯蚓养殖需注意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料
蚯蚓养殖温度控制:2020-12-13

蚯蚓通过皮肤呼吸,因此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以上,防止水分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因此饲料的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为宜。

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环境温度的稳定,并采取相应措施调节温度,以确保蚯蚓的健康生长。冬季要防止冻害,夏季则要避免高温对蚯蚓造成伤害。私信TA,养蚯蚓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5℃至25℃。

养殖蚯蚓需注意以下几点

可以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来测量,如果没有,要注意夏季防晒和冬季保温工作,同时土壤不要过于潮湿。蚯蚓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蛋白质饲料,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以用来养殖水产品如泥鳅、黄鳝等。

糟糠等进行腐熟制成,要注意其中不能掺杂未经熟化的生肥。

日常养护

蚯蚓对光照的耐受性非常差,喜欢生活在完全阴暗无光的环境中。

三农视频:养殖蚯蚓的温度、湿度、饲料等,该如何控制?这里有答案!

韩剧爱情访谈益智纪录片历史国际财经正能量独家游戏汽车三农趣味农村农人生活农民致富陆关注推荐出品人美女直播精彩直播首页电视剧内地美剧英剧自制剧电影喜剧科幻悬疑影院综艺搞笑情感真人脱口秀动漫画冒险搞笑亲子魔幻军事自然社会大视野新闻社会军事娱乐现场八卦资讯明星专访体育篮球足球花花体坛电子竞技自媒体搞笑做饭影视综美妆科技情感亲子生活其他会员分类排行出品人千帆金钗谍影神秘博士上戏啦昭昭如愿王初一英雄烈加入自媒体更多热门频道电视剧纪录片新闻综艺电影体育娱乐动漫...

饲料的选择与处理

对于蚯蚓养殖的成功与否,饲料的好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凡是无毒的有机物质,如各种植物水果经过充分发酵腐烂后,都可以作为蚯蚓的基料。

保持基料的适宜温度和湿度

在基料上面覆盖一层稻草或草帘,并经常喷水。蚯蚓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营养丰富,是林蛙的理想活饲料。成蚯蚓每个月投喂2次饲料。

温度 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左右,适宜温度为20-27℃左右。
湿度 蚯蚓主要依靠皮肤进行呼吸,身体表面必须要保持湿润,所以饲料的湿度应当要保持在70%左右,比较合适。
场所选择 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

养蚯蚓15℃-25℃为最佳温度。一般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止生长,40℃以上死亡。因此蚯蚓养殖夏秋季要搭遮荫棚降温。

场地准备

蚯蚓性喜阴湿安静。养殖场应选择在背阴、潮湿和安静的地方。要求饲养场所便于防暑、保温、排水良好、通风、避光、无敌害。也可利用旧木箱、瓦盆、花钵等在室内喂养。

牛、猪、马、鸡的粪便和垃圾、果皮、树叶等都可养蚯蚓,但必须先经发酵腐熟,使之分解,达到无酸、无臭、无不良气味。饲料可用牛粪70%、渣肥20%、鸡粪10%,混合堆积发酵10天,翻拌一次,再经一周,待饲料变成黑褐色,质地松散,不粘滞,无恶臭就可使用了。也可全部用猪粪或牛粪单独堆积发酵。

初次饲养

初次饲养时,先在饲养容器内放上10~30厘米厚的基料,然后在饲养容器的一边,自上而下挖去宽3~6厘米的基料,在此处加入取自地下33厘米以下的泥土。只要把蚯蚓放在泥带上,洒些水,蚯蚓就会很快钻入泥土中。如果基料不适合蚯蚓的要求,它就在泥带中生存,只在觅食时才把头伸进基料。若是基料适合蚯蚓要求,蚯蚓就会很快钻入基料中。基料消耗以后,需要喂饲料,一般采用块状料投喂法。加料时,先把饲料面上的陈旧料连同蚯蚓向饲养面的一方堆拢,然后在空白面上加发酵好的饲料。经过1~2天,陈旧料堆内蚯蚓纷纷进入新鲜饲料堆中,再移去上面的旧饲料,蚯蚓和卵就这样分开了、陈旧料中有大量卵泡,收集后另行孵化。

蚯蚓病害及防治

蚯蚓的病害,国内外所报道的资料均不多,现根据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场贾立明在十多年饲养管理中所发生的病害现象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蚯蚓全部或局部急速瘫痪,背也排出黄色或草色体液,成堆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中含有毒素或毒气。应迅速减薄料床,排除有毒饲料,钩松料床,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到底层休整,以期慢慢适应。

蚯蚓体出现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亡,未死的蚯蚓拒食,有悚悚颤栗的惧怕之感,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方法不当而形成的蛋白质中毒症。发现问题后,要清理不适合的饲料,加喷清水,疏松料床以期解毒。

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碳化水合物,或含盐分过高,经细菌作用容易引起酸化,引起蚯蚓胃酸过多症,使全身出现痉孪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液增多,在养殖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而死亡,有的病蚓死前还出现体节断裂现象。防治办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气,喷洒苏打水、石膏粉进行中和。

蚓床湿度太大,饲料pH值过高,则会使蚯蚓体水肿膨大、发呆、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下的蚓茧两头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碰到这种情况可采取开沟沥水方法,将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饲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打中和,过一段时间再用。

蚯蚓养殖需注意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料,避免病虫害。的内容讲完了,现在看蚯蚓养殖: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蚯蚓养殖需注意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料

养殖蚯蚓需要20-25℃的温度,土壤要潮湿,环境要安静、阴暗,避免光线直射。如何养殖蚯蚓?养殖蚯蚓应注意哪些事项?适当增加蛋白质、糖分含量多的饲料...

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可2—3平方米,也可10—20平方米。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lo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也可利用...

B、饲料备制。

A、注意保温

由于蚯蚓是一些病虫的中间宿主,建议不要用鲜蚯蚓喂鸡,以防感染寄生虫病。

必须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如在室内养殖应常开门窗,要求饲料通气性良好,以保证蚯蚓新陈代谢旺盛。蚯蚓爱吃细、烂、湿的饲料,加之它依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因而水分的供应特别重要。饲料的含水率以70%左右为宜,用手挤压上层料,指缝间应有滴水,底层要求积水1~2厘米。夏季每天早晚要分别浇水一次,冬天每3~5天浇水一次,并在饲料面上加盖稻草保温保湿。

饲料的酸碱度,应控制在pH5.5~7.8。过酸的环境会导致蚯蚓逃逸或死亡。饲料切忌混入人粪尿、化肥和农药等有害物质。要注意防毒、防害、定期清除蚓粪。

一般说来、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10℃以下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会冻死。因此,冬季应注意升温、保温。室内养蚯蚓,冬季要堵严门窗,防止漏气散温。还可采用火炉、火墙、暖气等升温措施。露天养蚯蚓,冬季可采用移入地窖、加厚养殖层、利用发酵物生热等措施来解决升温、保温问题。将蚯蚓移入地窖养殖,温度可保持在10℃以上。将养殖层加厚到40~50厘米,饲料上面覆盖杂草,上面再盖塑料薄膜,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增温措施。利用发酵物生热的做法,是在养殖床底铺一层20厘米厚的新鲜马粪,也可以掺部分新鲜鸡粪,粪的含量在50%左右,踏实后上面铺一层塑料膜,塑料膜上面放蚯蚓和饵料。

蚯蚓全部或局部急速瘫痪,背也排出黄色或草色体液,成堆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中含有毒素或毒气。应迅速减薄料床,排除有毒饲料,钩松料床,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到底层休整,以期慢慢适应。

蚯蚓体出现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亡,未死的蚯蚓拒食,有悚悚颤栗的惧怕之感,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方法不当而形成的蛋白质中毒症。发现问题后,要清理不适合的饲料,加喷清水,疏松料床以期解毒。

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碳化水合物,或含盐分过高,经细菌作用容易引起酸化,引起蚯蚓胃酸过多症,使全身出现痉孪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液增多,在养殖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而死亡,有的病蚓死前还出现体节断裂现象。防治办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气,喷洒苏打水、石膏粉进行中和。

蚓床湿度太大,饲料pH值过高,则会使蚯蚓体水肿膨大、发呆、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下的蚓茧两头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碰到这种情况可采取开沟沥水方法,将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饲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打中和,过一段时间再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