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高接换种技术,旨在提高枇杷品种和产量
概述
枇杷高接换种技术的定义
枇杷高接换种的方法
枇杷高接换种的效果
枇杷高接换种技术的案例分析
枇杷高接换种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展望
概述枇杷,作为我国传统的名优特产果树,拥有悠久的历史。只是,传统的实生种植方式使得品种变异较大,产量和品质难以保证。为了提升枇杷的品种和产量,高接换种技术应运而生。
枇杷高接换种技术是指将优良品种的接穗嫁接到枇杷树上,通过嫁接使优良品种的特性在枇杷树上得到体现,从而提高枇杷的产量和品质。
1. 选择合适的接穗:选用采自良种母株树冠的中外围、表皮红褐色、生长充实和芽眼饱满的1-2年生的春、夏梢段作接穗。
2. 选择合适的砧木:砧木应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树木,通常选择同属的野生枇杷或其他品种作为砧木。
3. 嫁接时间:以采果前芽萌动后春季实施的成活率高。
4. 嫁接方法:常用的嫁接方法有芽片贴接、劈接、插接等。
1. 提高产量:高接换种后,枇杷的产量可提高20%以上。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产业的发展,枇杷高接换种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未来,枇杷高接换种技术有望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提高嫁接成活率
缩短嫁接时间
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
枇杷树冠的更新换代,是一门精妙的技艺。在福建莆田,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就展示了这项技术的魅力,不仅让老树焕发新生,更提升了果品品质。
枇杷树冠的高接枝数,与高接部位息息相关。级位越高,高接枝数就越多,树冠恢复速度也快。只是,级位高接头多,养分运输距离长,消耗大,新梢抽生较弱,结果部位高,内膛空虚,效果并不理想。相反,级位低接头少,树冠恢复慢,但枝梢抽生健壮,树势强。因此,适当降低级位,有利于枝梢抽生健壮,同时也有更新树冠的作用。一般5年生的树可接3-5个头,10年生以上的树可接6-9个头。
良种是果树生产的生命线。对于定植多年的枇杷实生树或低劣品种,进行高接换种是必要的。高接换种后,第二年即可形成新的树冠,开花结果,这是改良种性、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高接换种的时间一般在气温适宜嫁接的春季和秋季进行,春季是最佳时期。
包扎与防护:愈伤组织的形成包扎是枇杷高接换种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包扎方法和材料,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除了使砧穗伤口紧密结合和防止水分散失外,加套牛皮纸袋和黑色塑料袋等防护措施,主要是减少阳光中的紫外线对接口处生长素的破坏,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蔡宗启在福建莆田的试验结果表明,用薄膜条作全封闭包扎,然后再套上牛皮纸袋,5-10天可形成愈伤组织,成活率为96%,而且生长量大。
案例分析:莲都区枇杷种植的转型升级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