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种植过程中,主要害虫有红蜘蛛、蚜虫等
山楂,作为我国传统的果树之一,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只是,在山楂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侵袭常常让种植户头疼不已。以下,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山楂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 主要症状 | 发生时期 |
---|---|---|
山楂白粉病 | 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病部硬化、龟裂,导致畸形 | 生长前期至成熟期 |
山楂红蜘蛛 | 叶片出现红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脱落 | 生长前期至成熟期 |
桃小食心虫 | 果实内部出现虫蛀孔,影响果实品质 | 生长前期至成熟期 |
山楂粉蝶 | 叶片出现孔洞,严重时叶片枯萎 | 生长前期至成熟期 |
合理修剪:及时修剪病弱枝、枯枝,清除果园内的落叶、落果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场所。
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蓝板等诱虫板诱杀蚜虫、红蜘蛛等害虫。
山楂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山楂红蜘蛛:在发生初期,可选用20%螨死净乳油2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喷雾。
桃小食心虫:在幼虫孵化盛期,可选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
山楂粉蝶:在幼虫发生盛期,可选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
利用天敌昆虫:如捕食螨、瓢虫等,可以有效控制红蜘蛛、蚜虫等害虫的发生。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在山楂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确保山楂的产量和品质,让种植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前面谈到了山楂种植过程中,主要害虫有红蜘蛛、蚜虫等,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后面将重点放在山楂病虫害防治新策略探析上。
在山楂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如白粉病和枯梢病常是威胁果实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白粉病在幼果期表现为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病部硬化龟裂,影响果实外观;而枯梢病则可能导致枝条枯死,严重影响树势。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探索了一套综合防治策略。
地面防治:预防为主在幼虫出土前,我们采用乐斯本稀释液喷洒于树盘土壤表面,有效预防桃小食心虫等害虫的出土。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还降低了环境污染。
刮除枝干上的老粗皮,减少越冬螨的数量。在8月中旬前,将草束绑在刮过的枝干上,诱集成螨,冬季取下草束烧毁,彻底消灭越冬螨。
在产卵盛期及幼虫孵化盛期,对山楂树进行喷药,如使用乐斯本稀释液或联苯菊酯乳油,精准控制害虫数量。
案例分析:某果园的白粉病防治在某果园,白粉病曾严重威胁山楂产量。通过实施上述综合防治措施,该果园的白粉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防治初期,我们选择了保护剂和治疗剂混用,有效防止了病害的进一步 。经过连续三年的实践,该果园的白粉病发生率从30%降至5%,果实品质和产量显著提升。
未来展望:持续优化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