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国产大豆需求不振,市场供需失衡
养殖行业景气度低迷,DDGS进口冲击,国产大豆作为食用品,同样受需求不振的影响。10月供需报告公布之后,美豆供给炒作或尘埃落定,市场关注焦点将转向美豆需求的变化,尤其是中国进口。
近期早熟的黑龙江大豆开秤价格由9月初的3.8—4.0元/公斤,一降再降到目前的3.2—3.6元/公斤,但农民惜售现象并不多。此外,近些年去国外租赁土地种植大豆已初具规模。在国内价格适合的情况下,有部分俄罗斯大豆回销国内,数量大概在50万—100万吨。由于俄罗斯大豆也为非转基因大豆,对国内大豆造成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冲击。目前,俄罗斯进口大豆到港价格在3500元/吨,也使得黑龙江当地大豆价格涨不起来。
粮食产量与库存状况今年我国粮食生产有望实现创纪录的“十五连丰”,粮食产量有望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粮食供需总体宽松,库存充裕,但品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大豆缺口主要依靠进口,谷物仍保持较高自给水平,粮食市场运行平稳。
玉米市场压力与需求不振预计新季玉米上市后,市场供应压力加大,生猪存栏大幅下降导致用粮需求不振,短期内多元主体入市谨慎,今年四季度主产区玉米收购价格存在下行压力。受国产大豆增产影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新季集中上市后,大豆价格可能继续走低。
月份 | 进口量 | 库存 |
---|---|---|
7月 | 2454.35 | 627.84 |
8月 | 2454.35 | 627.84 |
9月 | 2454.35 | 627.84 |
美豆中长期风险并未释放,尽管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下调新季美豆产量、期末库存数据,但中长期来看,美豆仍有较多风险并未完全消除或释放,美豆恐难言见底。
油厂采购与压榨利润从大豆需求情况看,目前油厂采用国内大豆的压榨利润为-1000至-1200元/吨,而沿海油厂采用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在33—193元/吨不等。可见,油厂根本就无法采购国内大豆用于压榨。
经济下行与价格利空进入四季度,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对价格带来利空影响。CPI长期在低位徘徊,表明整体经济仍面临通缩的风险。当前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总体来看,物价上涨动力不强。
四季度国产大豆市场供需失衡,价格波动,农民惜售现象不多。尽管国内大豆丰产,但需求不畅,导致国产大豆供大于求。市场关注焦点转向南美新作大豆生长情况,国产大豆价格可能继续走低。
因为金秋的到来,我国大豆市场却迎来了一个不平凡的季度。四季度,大豆需求低迷,如何在创新应用上寻求突破,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面对大豆需求低迷的现状,拓展大豆应用领域成为行业创新的重要方向。例如,将大豆应用于食品加工、生物能源、饲料等领域,不仅可以提高大豆的附加值,还能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以生物能源为例,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大豆基生物柴油,有望在环保和经济效益上实现双赢。
未来展望:大豆市场前景广阔尽管四季度大豆需求低迷,但从长远来看,我国大豆市场前景依然广阔。因为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增长,我国大豆产业有望实现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