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草鱼运输过程中,如何提高成活率

运输过程中加氧气,增加成活率。养殖和运输中控制好鱼的量。提醒大多数活鱼运输员,拉多不如拉少,拉少不如拉好。只有好品质的鱼才是提高运输...

草鱼运输过程中,如何提高成活率

而那些直接大水面养殖的草鱼,在水箱中运输的话,成活率就会降低了。在草鱼养殖过程中,第一步当然就是拉鱼苗了,在养殖成功之后,也需要运输出去,...

新农致富网水面网箱养殖草鱼时,怎么样提高成品鱼运输过程中成活率?2024-06-24 22:49全年透明度的控制应该是两头小、中间大。即6月份之前和8月份之后透明度大。 成品草鱼短距离运输可用弓鱼方式,现在更便利的方法是采用充氧气,可长时间保证成活率。推荐阅读鲫鱼真菌水霉病的症状?请问鳙鱼与哪些鱼混养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养殖效益?池塘养鱼遇到连绵阴雨天为什么后半夜就要开增氧机?请问鱼塘水质泛绿色是什么原因?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理?春季鲫鱼有哪些生活习性?鲫鱼细菌性出血病的病因?© 2024 新农致富网

一、影响草鱼运输的外在因素

大多数地方俗称怎么抓鱼,也就是如何把鱼安全地移到活鱼运输车旁边。③提前两天做好停食工作,保证鱼群在运输过程中...

拉网、运输、放养等操作不当,易引起鱼体鳃部、体表损伤,直接造成伤亡,鱼种抗应激能力减弱,容易感染细菌、真菌性等疾病,进而提高了死亡率...

运输途中,长时间的药浴浸泡,对鱼体刺激太大,又加上超载运输,很容易造成“闷罐”伤亡。

进行清塘操作后,药物残留严重,容易引起鱼种慢性或急性

因素 影响 解决方案
操作不当 损伤鱼体,降低抗应激能力 规范操作流程,减少鱼体损伤
药浴浸泡 刺激鱼体,增加伤亡风险 合理控制药浴时间,避免超载运输
药物残留 引起慢性或急性疾病 清塘后彻底清洗,确保无药物残留

在开放式运输鱼类中,活鱼运输的密度取决于水中溶氧量的多少。可以设置增氧机,运输过程中发现草鱼大部分将头露出水面透气时应及时增氧。也可以用30%的工业用双氧水增氧。一般每立方米加双氧水40~50毫升。

运输用水必须选择水质清新,含有机质和浮游生物数量少,中性或碱性,不含有毒物质的水。

活鱼运输前,除鱼苗外,都必须按要求进行锻炼,以提高运输成活率。

夏花和鱼种一般需经2~3次拉网锻炼,长途运输的鱼类还要在清水池中“吊养”一晚方可起运。

食用鱼和亲鱼在运输前7~10天要停止施肥,运输前1~2天停止投饵,并经拉网密集锻炼或蓄养后方可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鱼类不断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和氨等代谢产物,加入天然沸石来吸附水中的氨等有害气体。

运输水温为6~15℃,以10℃为宜。过高的水温导致草鱼呼吸作用加强,对水中的溶氧消耗比较快,不利于长途运输。

相同运输条件下用纯氧代替空气,可使淡水鱼的运输存活时间延长20~72小时。充足的供氧,及时的换水,草鱼可以活很长时间的。在运输过程中安装供氧设备并在水中放置冰块降低水温。

推荐阅读请问鱼类细菌性竖鳞病有哪些症状?为什么鱼池用过敌百虫后鱼不吃食?草鱼切片怎么切鱼刺少,草鱼切片怎么切无骨?池塘...

鳙与草鱼在夏季和冬季的耗氧率分别为161~264毫克/和12~37毫克/相差5~10倍。因此水温越高对运输越不利,所以在适当低温下运...

将草鱼运输过程中,如何提高成活率,减少损耗?梳理完毕后,可以着手探讨优化运输策略,提升草鱼存活率。

优化运输策略,保障鱼儿安全

运输前的准备至关重要。在运输前两天,应停止喂食,确保鱼群在运输过程中有足够的能量储备。同时,拉网、运输、放养等操作要轻柔,避免鱼体鳃部、体表损伤,减少鱼种抗应激能力减弱的风险。

草鱼运输过程中,如何提高成活率
科学增氧,提升成活率 水质管理,确保健康 合理控制运输温度 实践案例,见证效果

新农致富网在2024年8月30日的一篇报道中,介绍了一位养殖户的案例。该养殖户通过采用上述优化运输策略,将草鱼的运输成活率从原来的60%提升至90%以上。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科学运输策略在提高草鱼成活率方面的有效性。

未来展望,持续优化

因为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优化运输策略、提高草鱼成活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养殖户能够借鉴成功案例,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我国渔业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