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高粱储藏技术:防止高粱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霉变、虫蛀等问题的方法

高粱,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储藏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在储藏过程中,如何防止高粱发生霉变、虫蛀等问题,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课题。

高粱储藏技术:防止高粱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霉变、虫蛀等问题的方法
储藏阶段 关键因素 应对措施
收获期 水分、温度、杂质 及时晾晒,降低水分;剔除杂质,保持清洁
入库期 通风、密闭、温度 合理堆放,确保通风;选择合适时机入库,避免高温潮湿
储藏期 温度、湿度、虫害 定期检查,保持干燥;使用防虫剂,预防虫害

一、影响高粱籽粒安全贮藏的主要因素

温度、水分与贮粮的关系。

引起贮粮霉变的直接原因是贮粮微生物的繁殖为害。微生物的繁殖以水分和温度为主要条件。

高粱安全贮存必须具备的条件:温度、水分、通风、防虫等。

二、高粱发热霉变的预防和处理

新加工出机米,一般温度较高,应摊凉降温后再进行储藏,否则易引起发热与霉变。除去高粱米中的糠和杂质,对安全储藏有很大好处。糠、杂多的高粱米易吸湿,防碍堆内气体交换,且有利于微生物和害虫的繁育。

高粱在我国的产量居于各粮种的第五位,是我国北方的主粮之一。高粱不仅可供食用,而且是酿酒、制糖、制作酱油、醋等的重要原料。高粱果皮呈角质,种皮中含有单宁,有防霉作用,有利于贮藏。但高粱往往含杂较多,在北方产区晚秋收获,气温低,不易干燥,新入库的高粱水分一般在16%~25%,仍易发热霉变。

针对高粱的贮藏特点,要做好贮藏工作,必须降低其含水量并趁冷入库。入库时切实做到好次、干湿分开贮藏。实践证明,只要认真做好干燥、除杂和晒后摊凉工作,再利用冬季自然通风降温,春暖前进行密闭贮藏,就能有效防止高粱发热霉变。

高粱发热霉变的初期,粮粒湿润,色彩鲜明,粮堆内开始结块变涩,用粮温计探查时感觉吃力。这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否则,4到5天后粮面上就会滋生白色菌丝,...

高粱储藏技术:防止高粱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霉变、虫蛀等问题的方法

1. 温度、水分与贮粮的关系。引起贮粮霉变的原因是贮粮微生物的繁殖,而微生物的繁衍离不开水分和温度。高粱要安全存储,必须满足一定条件。

高粱适合低温存储,符合安全水分标准的高粱,可以利用冬季进行密闭保管,一般可以安全度夏。高粱能否安全保管的关键是高粱米的水分大小,一定要在原粮未加工前,就把水分降下来。高粱米适合低温密闭保管,水分在13.5%左右,粮温在25℃可以安全度夏。

四、高粱储藏技巧与策略

2. 干燥除杂:新收获的高粱,具有水分大、杂质多的特点,在征购中要做到分水分、分等级入仓,对于不符合安全储藏的高粱必须适时晾晒,使水分降到安全标准以内,如温度为5℃到10℃,相对安全水分应在18%以下和17%以下。

五、实践案例

某粮食仓储企业在2019年秋季收获高粱后,由于未及时进行晾晒和分等级入仓,导致部分高粱水分过高,在保管过程中出现了发热霉变的现象。企业及时调整了储藏策略,采取了干燥除杂、低温密闭等措施,有效控制了霉变情况,保障了高粱品质。

六、未来展望

因为科技的发展,未来高粱储藏技术将更加成熟,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高粱,将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储藏方法,以降低霉变、虫害等问题,确保高粱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3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