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叶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侧柏叶枯病,一种常见于侧柏的病害,其影响不容忽视。
病原 | 侧柏绿胶杯菌 |
---|---|
侵害部位 | 侧柏叶片、细枝与鳞叶 |
发病时间 | 次年3月后 |
症状 | 叶片快速枯萎,树冠内部和下部受害严重 |
侧柏叶枯病主要侵害柏树的当年新叶、幼嫩细枝与鳞叶。染病后,当年植株看不出病害症状,而到第二年3月以后,叶片才会出现快速枯萎,进入6月份,湿、温度条件具备,会在枯死鳞叶和细枝上出现病原菌子囊盘。
防治方法防治侧柏叶枯病, 需要做好树木的管理,通过增加水肥等措施,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
管理措施
合理修剪:适度修枝和间伐,改善生长环境,降低侵染源。
增施肥料:有条件的可以增施肥料,促进生长。
在子囊孢子释放盛期的6月中旬前后,使用杀菌剂烟剂进行防治。按每公顷15kg的用量,于傍晚放烟,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绿化造林是防治侧柏叶枯病的根本途径。目前,这一措施正在逐步实施中。
了解侧柏叶枯病的症状、病原和防治方法,对于保护侧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侧柏叶枯病的发生和蔓延。
侧柏叶枯病:柏树的“隐痛”在我国的园林绿化中,侧柏以其四季常青、形态优美的特点,常被作为景观树种广泛种植。只是,近年来,一种名为侧柏叶枯病的病害开始蔓延,给侧柏的生长带来了严重威胁。
侧柏叶枯病的发生,通常与柏树生长势弱、管理不当等因素有关。该病害在柏树生长的任何季节都可能发生,但以春季最为严重。病害初期,受害鳞叶由先端逐渐向下枯黄,或是从鳞叶中部、茎部 失绿,然后向全叶发展,由黄变褐枯死。在细枝上则呈段斑状变褐,最后枯死。
病原分析侧柏叶枯病的病原是一种寄生性不强的盘菌,即侧柏绿胶杯菌。这种病菌在病叶上越冬,次年4月开始活动,5月从树冠下部的叶子开始侵染,使整枝柏叶变黄,进而影响柏树的整体生长。
防治策略:从管理到化学防治
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柏树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适度修枝和间伐,改善生长环境,降低侵染源;
选择抗病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病害发生。
在化学防治方面,可采用杀菌剂烟剂在子囊孢子释放盛期进行防治,或者使用杀菌剂喷雾防治。例如,使用40%灭病威、40%多菌灵、40%百菌清500倍液剂等。
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病株;
采用化学防治,使用杀菌剂烟剂进行防治;
加强管理,提高柏树的生长势,增强抗病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麟游县侧柏叶枯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当地林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