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鳗鱼养殖需注意水质恶化、疾病爆发等问题
一场台风,往往给鳗鱼养殖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狂风暴雨过后,养殖池中的水质恶化、疾病爆发等问题接踵而至。那么,如何在台风过后,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呢?本文将从水质调控、疾病防治、设施修复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台风过后,养殖池中的水质往往会变得混浊,pH值变化大,这对鳗鱼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措施 | 操作步骤 |
---|---|
底质改良 | 施用底质改良剂和复合生物菌源,改善底质环境。 |
水质净化 | 使用净水剂或生石灰、明矾等全池泼洒,净化水质。 |
调整换水量 | 有条件的池塘可及时抽出浑水,换注新水;条件不允许的,可使用净水剂处理。 |
台风过后,鳗鱼养殖池中常见的疾病有烂鳃、肠炎、寄生虫病等。针对这些疾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疾病 | 防治措施 |
---|---|
烂鳃 | 定期换水,控制投饵量,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进行防治。 |
肠炎 | 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增强鳗鱼的免疫力,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进行防治。 |
寄生虫病 | 定期使用驱虫剂,控制寄生虫的数量,预防疾病的发生。 |
设施 | 修复措施 |
---|---|
堤坝 | 重筑修补加固堤坝,防止未来台风 损坏。 |
增氧机 | 拆卸、烘干、冲洗增氧机,进行检修和维护。 |
防逃设备 | 进行全面检修,防止鳗鱼逃逸。 |
台风过后,鳗鱼养殖面临着水质恶化、疾病爆发等挑战。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保障鳗鱼养殖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加强日常管理,预防台风带来的破坏,确保养殖场的安全。
台风后养殖初期:紧急停饵消毒,确保安全在台风过后,鳗鱼养殖场首要任务是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和安全。此时,应立即停止喂料,避免饵料在水中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同时,暂停排污和换水,减少水质波动。即便少喂一顿,也不能冒险使用洪水,以免水质恶化,引发疾病。
台风过后,养殖场内的池塘和设施往往遭受破坏。此时,应迅速修复被冲毁的池塘和各种设施,加固堤坝,清除池塘里的淤泥。特别是对过水的养鱼设施,如增氧机和水泵,应立即拆卸、烘干、冲洗并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水质调控:改良水质,预防疾病台风过后,水质往往混浊,需要及时改良。可以使用底质改良剂和复合生物菌源来改善水质。对于出现疾病征兆的塘口,要迅速对症用药,防止疾病爆发。此外,要加强巡塘,密切关注鱼的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疾病防治:烂鳃病与烂尾病 高温期管理:逐步增加投饵量,增强体质台风过后,气温往往较高,鳗鱼的摄食量会增加。此时,应逐步增加投饵量,但不可过快,以免造成水质恶化。同时,要选择适口的优质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保健类药物,如鳗鱼多维、诱食水产酵母等,以增强鳗鱼的抗应激能力和体质恢复。
科学管理,保障养殖效益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