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鹅养殖需注意温度、湿度、饲料等
在农业养殖领域,幼鹅养殖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要想提高幼鹅的成活率,确保其健康成长,温度、湿度、饲料等关键因素不容忽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些关键因素,助您成为成功的幼鹅养殖户。
在养鹅过程中,鹅苗是很多人养殖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甚至有养殖户觉得鹅苗成活率不高,不适合用来赚钱。其实不然,养鹅不成功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把握好一些很小的细节问题,而导致鹅苗命丧黄泉。今天我们就幼鹅养殖的注意事项,来给大家分析下养鹅成活率的问题吧。
饲养密度 | 适宜范围 |
---|---|
雏鹅 | 每群150只左右 |
肉鹅 | 80-100只/分隔圈 |
饲料可以青料为主,精料改喂碎米,适当拌入糠麸,减少饲喂次数。雏鹅饲养阶段,特别要注意防寒、保温、防湿。最好以竹篓垫干草或破布保温。将雏鹅关在篓内,利用自身的热量来保温取暖,即“自温育雏”。气候寒冷时应供给热源。室内应注意通风和透光,喂饲时注意饮水不要外溢,保持地面清洁干燥。
三、温度与湿度管理肉鹅生长快、体质健壮、抵抗力强,饲养比较粗放,所建造肉鹅舍只要上面遮雨,东西北可以挡风,就可以达到基本要求,寒冷地区要注意防寒。按量将饲料分批投放,保持饲料的新鲜度。2承粪盘3日清扫1次,第一勤观察:1监督:常常调查幼鹅的成长状况。另外,1-2周室内温度须在20℃以上,垫草要勤换勤晒,保持地面清洁干燥。4定时监测温湿度以及笼舍通风状况,做好饲养舍清洁卫生。
温度 | 湿度 |
---|---|
雏鹅 | 0~7日龄:28~30℃,每天降1℃直至常温 |
肉鹅 | 前10天:65%-75%,11日龄后:60%-65% |
私信TA幼鹅养殖方法 养殖幼鹅是一个细致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雏鹅养育:使用切碎的新鲜小草,如苦麦菜、红花草等,放入一个小锅槽,让它日夜采食,吃饱后必须喝足够的水。保温雏鹅:0~7日龄,舍内温度为28~30℃,以每天降1℃直至常温。湿度:相对湿度60%~65%为宜,要保持干燥。
在准备养殖鹅苗的时候需要将饲养的环境进行打理, 要将准备用来做鹅舍的房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尤其是刚粉刷好或者是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的房间,尽量多进行两次消毒,以免细菌感染,因为鹅苗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很容易受感染。
六、案例分析某养殖户在2019年秋季开始养殖幼鹅,通过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合理搭配饲料、精准调控温度和湿度,以及加强卫生防疫,其幼鹅成活率从原来的60%提升至90%。具体时间节点如下:
2019年9月:开始养殖,成活率60%
2019年10月:调整饲养密度,成活率提升至70%
2019年11月:优化饲料搭配,成活率提升至80%
2019年12月:精准调控温度和湿度,成活率提升至90%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幼鹅养殖过程中,温度、湿度、饲料等关键因素对成活率的影响至关重要。只有做到精准管理,才能确保幼鹅健康成长。
幼鹅成活关键:细节决定成败 科学饲养,营养均衡早春气候寒冷潮湿,致病因素多,刚出壳的幼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不强,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在准备养殖鹅苗时,需对饲养环境进行打理,进行全面消毒,避免细菌感染。在3周龄至1月龄的幼鹅阶段,雏鹅已有较强的觅食能力,可分为5-10只小群饲养。大群饲养时,可采用分隔圈养,每天喂料2次,放牧2次,饲料以玉米粉、豆饼、贝壳粉等为主,加上切细的青料。
不同时期的鹅苗所适应的温度不同,需通过人工方法调节温度。出生一到六天的鹅苗,温度应控制在28度左右;7到14天的鹅苗,温度应控制在25度左右;15到20天的鹅苗,温度应控制在22度左右。湿度方面,前10天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11日龄后保持在60%-65%。
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导致鹅苗伤亡或引发疾病。开食时,根据鹅苗身体素质的强弱进行分群,一般每群150只左右,并根据时间长度逐渐降低密度。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幼鹅的成活率。在未来的养殖过程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养殖技术,为我国幼鹅养殖事业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