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斑枯病是丁香树常见病害,表现为叶片出现褐色斑点
作者:农牧新视野•更新时间:18小时前•阅读3
在丁香树的栽培过程中,斑枯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丁香的生长和美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丁香叶片上的病斑为多角形、不规则形或圆形至近圆形,褐色,直径5-10毫米。病斑后期中央组织变成灰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病斑下表皮着生暗灰色的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发病严重时病斑正面也有少量霉层。病斑相互连接成大斑块,呈灰褐色斑枯。
病原物和发病特点病原菌是丁香属丁香尾孢菌,病原菌以孢子座或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雨水多、露水重、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易导致病害发生。
措施 | 具体操作 |
---|---|
减少侵染来源 | 清除病残体;进行适度的修剪,剪掉有病枯梢。 |
喷洒杀菌剂 | 发病时喷洒1%等量多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至15天1次,连喷3至4次效果较好。 |
防治丁香斑枯病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丁香斑枯病,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减少侵染来源,清除病残体,进行适度的修剪,剪掉有病枯梢。在发病时,我们喷洒1%等量多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经过10至15天的连续喷洒,效果显著。
以某地区为例,去年秋季,我们针对当地丁香园的斑枯病进行了防治。通过上述措施,该地区丁香叶片的病害发生率从原来的30%下降到5%,有效保障了丁香产业的健康发展。
未来展望丁香斑枯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丁香针孢菌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更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同时,加强对种植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能力,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丁香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