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山鸡苗科学管理技术,关注苗期健康与生长

一、苗期管理概述

山鸡苗作为我国重要的家禽品种,其科学管理对于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苗期是山鸡苗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健康与生长直接关系到未来养殖效益。

山鸡苗科学管理技术,关注苗期健康与生长
二、温湿度调控

养山鸡苗育雏3周内鸡舍里的温度适宜与否,是育雏工作成败的关键。适宜温度下小鸡精神活泼。下面是具体的温湿度调控表格:

日龄 温度 相对湿度
1-3日龄 35-34 65-70
4-7日龄 33-32 65-70
2周龄 31-28 55-65
3周龄 27-24 55-65
4周龄 23-22 55-65
5周龄后 常温 55-65
三、免疫接种

结合本场情况制订好免疫程序。小鸡出壳7天,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每只鸡鼻孔各滴1滴;养60天,用新城疫I系疫苗和霍乱疫苗打针,每只鸡1毫升,预防鸡瘟、霍乱。用食醋和凉开水各一半,或1片痢特灵溶于500克凉开水,让鸡饮。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

2.光照时间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

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商品山鸡的生产对光照制度要求不严格,种用山鸡则必须制订合理的光照制度。在育雏阶段应遵循总的原则是:光照只能减少不能增加,采用弱光,避免强光,光照时间不能或长或短。1~3天24小时光照,4~7天20小时光照,第2周19小时光照,第3周...

七、病害防治

病害应采取预防措施,在管理上主要是控制苗床温、湿度,并定期喷洒药剂。

疾病名称 症状 防治方法
鸡瘟 高烧、腹泻、呼吸困难 隔离病鸡,使用抗生素治疗
霍乱 腹泻、脱水、昏迷 隔离病鸡,使用抗生素治疗
呼吸道疾病 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抗病毒药物

在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处山鸡养殖场,工作人员发现,在1~3日龄时,山鸡苗的育雏温度应控制在35~34℃之间。因为日龄增长,温度逐渐降低,4~7日龄为33~32℃,2周龄降至31~28℃,3周龄为27~24℃,4周龄保持在23~22℃,5周龄后则保持常温。同时,相对湿度在1~10日龄应维持在65%~70%,11日龄以后则调整为55%~65%。

山鸡苗科学管理技术,关注苗期健康与生长

为了确保山鸡苗的健康成长,免疫接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山鸡苗的光照时间与密度调整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山鸡苗的健康培育过程中,温度、湿度、免疫、光照、饮水、通风等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做好这些细节,才能提高山鸡苗的成活率,为我国山鸡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