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双羊芦笋种植园,大棚里独辟创富径
南通双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座落于如东县曹埠镇甜水村,这里方圆10公里内没有化工污染源,交通便利。公司从传统的大棚种植芦笋开始,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整体循环经济模式。400亩的芦笋种植大棚,产量、品质稳步提升,产出的芦笋市场供不应求。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栽种,可以有多达10多年的收获,并且种植时间越长,产量越高。陆华兵花了16万元引进的这13公斤芦笋种子最终在甜水村落地生根,去年亩产1200公斤,每亩净赚4000元。他告诉记者,芦笋从长出到采收只需要两天时间,而且每年有8个月采摘期,因此产量极高,亩产量可以达到1250公斤。
大棚种植: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先机近日,进入秋笋采收期的曹埠镇双羊芦笋种植园一派繁忙景象。如东日报记者在种植园车间里看到,工人们正在有序地将采收来的新鲜芦笋按质量分类、包装。这些芦笋将被运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原本4月才进入采摘期的芦笋,今年提早了一个多月上市。这是因为去年改换了种植方式,原本在大田里生长的芦笋被搬进了大棚。
科技助农:寒地芦笋试种成功,开辟新的增收途径寒地芦笋的试种成功,将进一步拉动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为我市绿色农业生产开辟新的增收途径。基地经理吴存财:芦笋经过2年的生长期,已经成功越冬,这个芦笋还是适应我们当地环境的。芦笋的盛产在第三年,也就是明年我们要做精细化管理,扩大经营面积推广芦笋种植,带领种植户致富。
拓展市场:线上销售,打破地域限制虽然今年降雨多,光照少,芦笋产量低了不少。据陆华兵介绍,今年芦笋春季和夏季的产量比去年平均亩产低172.5公斤,秋季产量低一二百公斤,今年每亩净收入只有近2000元。虽然天气不利导致效益降低,但陆华兵仍然坚持他的“精品”生产思路,每天工人们按照32cm、28cm、15cm这三种规格加工、包装好芦笋,运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销售。今年三月,他还开辟了线上销售途径,在淘宝上开了一家芦笋销售网店,仅半年时间,线上销售额已达到10万元,而今年芦笋种植园产值有望达到220万元。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销售额 |
---|---|---|---|
2015 | 400亩 | 800吨 | 未知 |
2016 | 400亩 | 1200吨 | 未知 |
2017 | 400亩 | 1250吨 | 未知 |
江苏如东双羊芦笋种植园,大棚里独辟创富径,探索现代农业致富之道。已经梳理完,现在进入双羊芦笋,大棚创富新路径。
为扩大经营面积,陆华兵计划明年进行精细化管理,推广芦笋种植,带领更多村民致富。他坚信,科技助农,小芦笋将成大产业。
在江苏如东双羊芦笋种植园,种植园负责人陆华兵选择了格兰德F1芦笋种子。这个品种的优势在于笋尖大、直径粗、皮薄、口感好,秋笋价格比一般芦笋每斤高2至3元。这种芦笋的上市,让种植园的芦笋销售火爆,不仅因为大棚种植延长了采收期,还因为品种的选择。
目前,双羊芦笋种植园占地400亩,拥有680张钢架大棚。每天清晨,就有工人入园采摘秋笋。因为采摘期的到来,大棚秋笋迎来了销售旺季,订单络绎不绝。
远信寒地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位于勃利县小五站镇宏图村,占地面积25亩。这里的芦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长势喜人。工人们将采摘下来的芦笋进行整理、包装,准备运往市内商超销售。
恩阳区芦笋办统计显示,全区共有1.5万余户贫困户在芦笋产业发展中受益,户均年收入增长5000多元。这表明,芦笋产业已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