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禹城小龙虾试养成功,喜获丰收
近日,禹城市张庄镇北孙村的小龙虾养殖基地传来喜讯,经过一年的精心养殖,小龙虾试养成功,并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据养殖基地负责人翟明胜介绍,他们采用的是一种“鹅藕虾共作”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水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基地概况该养殖基地位于禹城市张庄镇北孙村,水域面积70亩。以前,这里都是外购龙虾苗种进行养殖,从去年开始,基地采用自繁自育的方式,所有产品均销往北京、济南等城市。
养殖技术在养殖过程中,基地采用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如:水质监测、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确保了小龙虾的健康成长。
丰收喜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基地的小龙虾喜获丰收。出池的小龙虾个体重量平均50-80克,饲养成活率95%,单产达到600公斤/亩,共收入42万余元。
未来展望翟明胜表示,这次小龙虾试养成功,为他们探索出了一种新型养殖模式,今后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为当地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案例来源与时间节点指标 | 数值 |
---|---|
水域面积 | 70亩 |
出池小龙虾个体重量 | 50-80克 |
饲养成活率 | 95% |
单产 | 600公斤/亩 |
总收入 | 42万余元 |
禹城,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近年来在小龙虾养殖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创新活力。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养殖模式在这里诞生,吸引了众多养殖户的瞩目。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一丰收背后的故事。
小龙虾,因其对环境条件要求低、生长周期短、饲料成本低、病害较少等特点,成为了养殖业的宠儿。禹城的小龙虾养殖模式,更是将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该模式以鹅+藕+小龙虾的混养模式为核心,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翟明胜是这一创新模式的探索者。站在田垄边,他自豪地介绍道:“我们采用‘鹅藕虾共作’的养殖方式,鹅可以吃掉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同时其粪便又是小龙虾的优质饲料,而藕田则为小龙虾提供了遮荫和栖息的环境。”这种独特的养殖方式,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小龙虾的产量和品质。
自繁自育,自给自足80后农民张宪,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之一。面对种植事业面临失败的困境,他努力寻找解决方案,最终成功发现了这一最佳方法,赚得盆满钵满。他的成功,也为更多的农民朋友在农村创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夏日来临,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竹园镇大团山小龙虾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在起虾笼,一只只肥美的小龙虾被收获。这里的基地,共有187亩,小龙虾喜获丰收,抢“鲜”上市。
春天放养的小龙虾,当年亩产50多公斤,一上市就成为抢手货,亩增收2000多元。这一成果,得益于山东农科院、市海洋渔业局等单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