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甘河子镇500亩北瓜长势旺盛
和硕县晟合张杂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学亮正在谷子地里查看长势情况,经过一年的精细管理,谷子长势喜人,眼看着丰收在望,他心里满是欢喜。
7月13日,乌苏市甘河子镇刘家庄子村村民王德福在北瓜地里滴水施肥。53岁的王德福种了多年的棉花,今年首次尝试种植了17亩地的北瓜。
新疆乌苏市甘河子镇千亩番茄喜获丰收 亩收益千元新疆兵团二师二十四团裸仁南瓜喜获丰收 开拓致富新渠道新疆阿克苏优质头路核桃仁 新疆直达 ...
一个个绿油油的冬瓜整齐地吊挂在瓜架上。技术人员正在指导工人们打瓜尖、摘次瓜、绑吊,一番热闹景象。 今年新阳村种植基地种植冬瓜100亩,分三期种植。目前第三期冬瓜正处于管护期,第二期冬瓜和第一期冬瓜正处于生长成熟期,预计8月中旬上市,预计亩产可达7吨左右,按照日前市场价计算,100亩冬瓜预计收入70万元
甘河子镇王乡庄子村村民张福存说: 我们来采收南瓜,一天可以挣150元,这里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我觉得挺好的。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8日电(刘剑平 马...
中 新网新疆新闻8月8日电8月初,乌苏市西大沟镇安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亩贝贝南瓜进入收获期,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积极组织人力和机械采收南瓜。
原标题:新疆乌苏市甘河子镇二道场子村工作队帮助村民春耕春播获好评亚心网讯.亚心网讯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目前正是棉花春耕春播的好时期,乌苏市林业局驻甘河子镇二道场子村“访惠聚”工作队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帮助村民们开展春耕春播。
6月13日中午,乌苏市甘河子镇包家庄子村群众在棉田里顶着烈日围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奎屯第七师125团技术员宋桂红不停的询问着,原来是该镇与125团在开展兵地技术交流活动,125团技术人员在棉田现场为村民解答现阶段棉花管理知识。
今年,由于受风灾影响,棉花种植较晚,造成生育期推迟,产量提升空间小,针对此情况,该镇党委积极和125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建立技术交流帮扶机制,在棉花田间管理的各个阶段,由125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实地分析棉花长势,解答群众心中疑惑,为今年该镇棉花增产、丰收充满希望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据该镇党委书记肖鲁敏...
甘河子镇种植户王国华说: 以前我们对有机肥也不是太了解,通过2017年我也用了一部分,根据那个情况小麦的长势比用一般的化肥要好一些。
王德福说: 今天是第四次滴水,第二次施肥,一共要滴6到7个水,目前长势很好,丰收在即。今年开春时,我们和玛纳斯的一家公司签订了合同,一公斤北瓜籽的保底收购价是12元,但是价格随行就市,去年最高21元一公斤北瓜籽,就照这个保底价格,每亩地能收180公斤北瓜籽,亩效益就是2160元,这也比起去年棉花的市场行情要好一些,北瓜管理简单也省心,如果今年价格行情好的话,明年我打算扩大规模,多种一些北瓜。
今年以来,甘河子镇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更新老百姓的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特色种植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优化农业结构的突破点、增加农民收入的着力点,目前,该镇种植的500亩地北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长势喜人!100亩冬瓜丰收在望 小字号 近年来,三都县中和镇新阳村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通过发展蔬菜种植,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八家地村的农户们说起自家地里的裸仁 15元计算,今年能挣近4万多元。
三台镇东地村的村民汪正龙往年都是以种玉米、打瓜为主,在看到村上别的农户家种植裸仁南瓜年年收成好,今年他也承包了20亩地种了裸仁南瓜,并且签订了订单,再加上他的精心管理,作物获得了丰收。
汪正龙说:“今年的市场可
年份 | 种植面积 | 预计产量 | 预计收入 |
---|---|---|---|
2018 | 500亩 | 900吨 | 180万元 |
2019 | 500亩 | 1000吨 | 200万元 |
2020 | 500亩 | 1100吨 | 220万元 |
回顾完新疆甘河子镇500亩北瓜长势旺盛,丰收在望。,让我们继续探讨新疆甘河子镇北瓜丰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甘河子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正悄然绽放着乡村振兴的绚烂之花。其中,北瓜的丰收,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典范。
甘河子镇的北瓜种植,不仅注重传统种植技术的传承,更注重科技创新。为了提高北瓜的品质和产量,当地农民采用了滴灌、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例如,技术人员会定期指导农民进行打瓜尖、摘次瓜、绑吊等工作,确保北瓜的优质生长。此外,甘河子镇还积极引入新品种,如裸仁南瓜等,为农民提供更多选择。
北瓜丰收的甘河子镇,正以北瓜产业为核心,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通过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产业链延伸,北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此外,甘河子镇还积极探索北瓜产业的深加工,将北瓜加工成食品、保健品等产品,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