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中坝村农户依山傍水,以竹藕为生

风水上常说:山管人丁水管财,现实生活中,依山傍水的住宅看起来风景秀丽,很适宜我们居住。只是,在中坝村,这样的风水宝地更是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生态农业生活方式。

中坝村农户依山傍水,以竹藕为生

中坝村农户抢吃“旅游饭”,是去年以来实施产业转型、助农增收的成果。在此之前,中坝村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竹柳及林下养殖。意外发现了一个养草鱼的商机。

既然是趋势,那就抓住时机。草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鱼种类,全国每年总产量达到600万吨,占全国淡水鱼产量的21%以上。但是,我国草鱼养殖主要以农户养殖为主,规模很小。于是,从2010年开始,阳会军花1000多万租了一片3000多亩几乎荒废的莲藕塘。

土地类型 面积 每亩收益
阴山山地 300余 6000余
平地 1600余 1500余

下一步,中坝村计划在水下套养鲫鱼,进行立体开发,目前已投入鱼苗3万多尾;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年内还将投入300万元用于修缮景观道以及通村公路拓宽工作。

如何提升全村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益?“中坝村平地土壤不但肥力足,且蓄水性好,还可引入蜀南竹海的山涧水,适宜莲藕产业的发展。”从去年3月开始,长宁县竹莲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华云领头成立竹莲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全村土地共1200余亩,带领190余户农户种莲藕。

据估算,今年,莲藕产业可为中坝村人均增收1000多元。7月8日,长宁县首届荷花观赏节在桃坪乡中坝村开幕,千亩荷花亭亭玉立,吸引游客纷纷驻足拍照。

从无到有,搞纯农业的中坝村仅一个月时间就增加了13家农家乐。指着一排焕然一新的农户新房,桃坪乡党委书记朱肪涌告诉记者。

农户收入提高后,创收收益又用来发展农家乐。趁着荷花花期,全村搞起了乡村旅游。返乡创业农户余勤芳投资10万元,开起了农家乐打造“全藕宴”。

山上栽竹,水中种藕,中坝村形成产业互补发展态势。据了解,莲藕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采摘销售周期为6月至次年3月,而莲藕产业农闲期春季又恰是竹林种养的高峰期。

中坝村农户依山傍水,以竹藕为生,围绕山水谋生。的内容结束,现在进入竹藕生计,山水田园新趋势。

在我国的山水之间,有一个被绿色环绕的村落——中坝村,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更在近年来成为了一个乡村振兴的典范。故事,要从这里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说起。

转型之路:从竹柳到莲藕

中坝村,曾经以种植竹柳和林下养殖为生。只是,因为市场变化,传统的种植模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村民们开始探索新的产业路径。2010年,阳会军决定投资莲藕种植,他租下了3000多亩荒废的莲藕塘,开始了他的莲藕种植事业。

中坝村农户依山傍水,以竹藕为生

起初,村民们对阳会军的决定并不理解,毕竟投资如此巨大的项目风险重重。但阳会军坚信,莲藕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他的决定,正是顺应了山水田园新趋势,即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产业融合:莲藕与竹林的完美结合 乡村旅游:山水田园的新活力

近年来,中坝村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据统计,去年中坝村仅农家乐就增加了13家,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未来展望: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中坝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坝村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山水田园为特色,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村民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站中坝村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