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鹅苗养殖技术,关注鹅苗生长环境与饲养管理

鹅苗养殖,作为我国传统养殖业的瑰宝,其养殖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本文将从鹅苗生长环境与饲养管理两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鹅苗养殖的关键技术。

鹅苗养殖技术,关注鹅苗生长环境与饲养管理
生长阶段 适宜温度 相对湿度
1-5日龄 26-28℃ 60%-65%
6-10日龄 24-26℃ 65%
11-15日龄 22-24℃ 65%-70%
16-20日龄 20-22℃ 70%

一、鹅苗生长环境

1.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是影响鹅苗生长环境的关键因素。过高或过低的密度都会对鹅苗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每平方米雏鹅饲养数为:1-5日龄20-25只,6-10日龄15-20只,11-15日龄12-15只,15日龄以后8-10只。

养殖环境对鹅苗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鹅舍应选择背风向阳、通风良好、保温性能好的地方。同时,要定期对鹅舍进行消毒,以防止细菌感染。

3. 饮食方式

鹅苗的饮食方式要多样化,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为辅。饲料要新鲜、干净,避免发霉变质。同时,要根据鹅苗的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

4. 疾病防治

鹅苗易患疾病,要加强疾病防治。定期对鹅苗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疫病监测和预防工作。

雏鹅的体温调节能力差,温度对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应根据鹅苗的生长阶段和外界环境调整温度,确保鹅苗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

2. 保温措施

在寒冷的季节,要采取保温措施,如增加垫料、使用加热设备等,确保鹅苗不受寒冷侵袭。

鹅苗在10日龄以后,条件适宜即可放水和放牧。放牧时应注意观察鹅苗的采食情况,防止踩踏和疾病发生。

鹅苗养殖,从选址开始 选择合适的养殖基地至关重要。以某地养鹅基地为例,基地地势平坦,朝南或东南,背风向阳,面积适中,土壤为沙质壤土,排水性能良好。这样的条件有利于鹅苗的健康成长。 鹅苗放牧,细节决定成败 放牧时,鹅群以250-300只为宜,由2人管理,若场地开阔可增至500只,需增加放牧人员。放牧时需注意观察鹅的采食情况,待大多数鹅吃到7-8成饱时赶入池塘或河中,让其自由饮水、洗浴。同时,注意防止惊群,避免其他动物或鲜艳物品引起的惊扰。 鹅苗的适宜温度为30℃左右。以某次育雏为例,1-25日龄温度控制在26-28℃,湿度60%-65%;6-10日龄温度24-26℃,湿度65%;11-15日龄温度22-24℃,湿度65%-70%;16-20日龄温度20-22℃,湿度70%左右。根据天气变化,调整温度和湿度,确保鹅苗健康。 雏鹅出壳24小时后,进行潮口和开食。潮口时,将雏鹅放入篮中,浸入清洁浅水,让其自由活动和饮水3-5分钟。开食料以青饲料为主,如苦荬菜、莴笋叶等,与碎米、米饭或全价配合小鹅料拌在一起。根据日龄增长,适当调整饲喂次数和饲料比例。 10日龄以后,鹅苗可进行放牧。开始时,每次放牧时间不宜过长,约0.5-1小时,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适当延长。阴雨天应停止放牧。放牧场地需开阔,附近应有湖泊、小河或池塘,供鹅洗浴和饮水。 鹅苗育雏阶段易发生小鹅瘟、小鹅流感等疾病。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敌菌净或土霉素,可有效预防禽出败、胃肠炎、鹅球虫病的发生。 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鹅苗养殖市场前景广阔。建议养殖户加强科学管理,提高鹅苗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鹅苗养殖技术,关注鹅苗生长环境与饲养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0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