鲻鱼养殖技术:探讨鲻鱼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基础知识和背景
根据市场行情和鱼体生长情况适时收获,以提高经济效益。一般饲养7—8个月,个体可达500克左右,即可上市销售。单养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混养鲻鱼亩产120—150公斤。
养殖类型 | 单养亩产 | 混养亩产 |
---|---|---|
单养 | 400公斤以上 | — |
混养 | — | 120—150公斤 |
主要是鳜鱼的放养密度过高,养殖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和排泄物超出了水体的净化能力,从而导致水质指标严重超标,鳜鱼出现水质中毒,主要表现...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投喂饲料坚持做到“三看”和“四定”的原则。根据鱼体大小,在不同的季节灵活掌握投饵量。不投酸臭、腐败变质的饲料。每天分二次投饵,上午9—10时、下午3—5时,并按天气变化情况而定,晴天多投,阴雨闷热天少投;鱼体活动正常多投,发病时少投。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养殖初期,如有养鸭的池塘,鸭粪肥水,水中浮游生物十分丰富,可减少投饵。
因此,引来不少人养殖,但是在养殖过程中,总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导致养殖失败,给养殖户带来不少损失。大约十天后,池塘中的生石灰就没有了,这时...
鳜鱼病毒病和细菌性败血症的症状有诸多相似之处,需要注意区分。鳜鱼病毒病与细菌性败血症的区分:品种的选择。鳜鱼养殖池塘,如果是细菌性败血症,池塘里面套养的饵料鱼也会出现细菌性败血症。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只感染鳜鱼。症状上的区分。由于肾脏、脾脏是病毒感染的主要器官。鳜鱼脾肾坏死病毒病,往往可见脾脏肿大,
为了预防鱼类浮头和避免发生泛池,除了严格掌握投饵量外,在夏季酷暑炎热天气,要安装增氧机,坚持每天早晚巡塘2次,发现鱼类活动异常,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注入新鲜水,开动增氧机,由于鲻鱼游动迅速且善跳跃,在进排水口设置闸网,防止鲻鱼外逃。
根据各类池塘的不同条件灵活掌握。一般要求规格4厘米以上;放养苗种要体质健壮、鳞片完整、肉体肥满、体色光洁、游动活泼正常。单养每亩以1200—1500尾为宜;混养每亩以250—300尾为宜。放养时间应视天气变化而定,一般在清明节前放养最为合适。
本文将在鳜鱼养殖过程中遇到的一线实际问题和处理经验进行供大家参考。很多鳜鱼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仅仅注意到鳜鱼的耗氧,未能注意在...
鲻鱼比较常见的病是寄生虫病和水霉病,但近来也发现出血病。寄生虫主要是鱼虱和线虫,侵袭鱼体和腹腔引起死亡。水霉病常因鱼体碰伤感染所引起。每月份2次定期用漂白粉、生石灰或鱼康、克鱼瘟进行水体消毒,经常清除池塘中的污渣、水草及池边杂草,适时注换新水,改善水体环境,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病害发生。
8.养殖管理与改进在鲻鱼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还应不断进行养殖管理和技术改进,以提高养殖效益和产量,
十、小结与讨论1.在网围养蟹水面中套养鳜鱼和鳙鱼,其效果比较理想,这一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湖泊属开放式养殖方式,网围中的餐条、麦穗鱼、草虾等与河蟹争食、争氧、争空间,放养适量的鳜鱼苗种可将这些野杂鱼吃掉,...内容提示:近年来,由于鳜鱼的天然资源量在逐渐减少,其市场价格日趋攀升,池塘养殖鳜鱼成为热门,只是,目前池塘养殖鳜鱼普遍存在苗种成活率低、饲料成本高、经济效益...
养鱼通1.4万粉丝·17视频关注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繁育技术 鳜鱼养殖的注意事项。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繁育技术 鳜鱼养殖的注意事项,于2018年11月07日上线,由养鱼通上传。西瓜视频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西瓜视频。温馨提示: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已经无法正常访问西瓜视频网站。为了保障你的观看体验,建议尽快升级浏览器。马上升级 养鱼通1.4万...
鮰鱼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鱼池底层,而底层也是 出现缺氧的区域,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对溶氧要求非常高,如果出现溶氧不足,轻微的情况下会影响的消...
鲻鱼在中国沿海均产之,沿海的浅海区、河口、咸淡水交界的水域均有分布,尤以南方沿海较多,而且鱼苗资源丰富,有的地方已进行人工养殖,人工繁殖鱼苗亦已成功,也可捕捞天然鱼苗进行鲻鱼养殖。暂养池每1/15公顷可放鲻鱼苗约10万尾,最初用加入1/4淡水的海水暂养,以后逐渐增加淡水的比例,直到最后全部使用淡水,整个过程约一星期。
谈完鲻鱼养殖技术:探讨鲻鱼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基础知识和背景。,接下来聊聊鲻鱼养殖:案例解析与趋势展望。
鲻鱼养殖实践案例:高效养殖模式揭秘在广东沿海地区,鲻鱼养殖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渔业生产活动。
科学管理:水质调控是关键在鲻鱼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至关重要。以某养殖户为例,其池塘面积为10亩,通过适时添加生石灰和漂白粉,有效控制了水质。此外,该养殖户采用“三看四定”原则进行饲料投喂,确保鱼体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