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法,一种高效益的虾类养殖技术

青虾,作为一种高产、高经济价值的淡水虾类,其养殖技术不断被优化和创新。以下将详细介绍池塘青虾高产养殖的方法,旨在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法,一种高效益的虾类养殖技术
养殖方法概述
方法 特点
单孔圈沟养殖法 常见方法,适合小规模养殖
水面养殖法 适用于水质条件好的水域,如湖泊、池塘等

适时起捕:青虾长到4~5厘米即可起捕上市。春放苗种5~7月起捕,夏放苗种9~11月起捕。

投喂管理:坚持四定的投喂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5时~7时。饵料应投在长有水草的浅水区,并均匀投撒。青虾苗种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细颗粒饲料为主。

种植水草:为防止青虾互残,需种植适宜的水草。水草主要有水花生和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伊乐藻等。

设置网片:在虾塘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毛竹架固定,设置于水面下20~40厘米处。

水质管理:高温季节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日常管理:每半月用生石灰水或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观察青虾身上是否有纤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

技术要点

池塘要求: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喜底栖活动。养殖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

苗种投放: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

放养模式: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

参考文献: 陈爱萍. 青虾池塘养殖技术Ⅱ. 现代农业科技, 2014:6. f1良文. 王池. 塘青虾两茬养殖法. 家科技, 2012:52.2.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水产养殖市场的一颗璀璨明珠。池塘,这片孕育生命的沃土,成为了青虾养殖的理想场所。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池塘青虾养殖的神秘面纱,分享一些高效益的养殖实践。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法,一种高效益的虾类养殖技术
单孔圈沟养殖,青虾的温馨家园

单孔圈沟养殖法,是青虾养殖中常见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设置单孔,使青虾在圈沟内自由活动,既能保证青虾的充足活动空间,又能有效防止其逃逸。在江苏省某养殖户的池塘中,这种养殖方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他采用单孔圈沟法,每亩投放青虾苗种2万尾,经过4个月的精心照料,亩产达到了300公斤,实现了高效益的养殖目标。

水面养殖,水质优良是关键 适时起捕,把握最佳时机

青虾长到4~5厘米时即可起捕上市。一般春放苗种在5~7月起捕,夏放苗种在9~11月起捕。在江苏省某养殖户的池塘中,他严格按照这个时间节点进行起捕,保证了青虾的口感和品质。他的青虾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成为了当地养殖户的榜样。

根据青虾的摄食习性,坚持四定的投喂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5时~7时。饵料应投在长有水草的浅水区,并要投撒均匀。青虾苗种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投喂细颗粒饲料为主。因为青虾个体的增大,可适当投喂相应规格的颗粒饲料。在浙江省某养殖户的池塘中,他通过科学投喂,实现了青虾的快速生长,亩产达到了400公斤。

种植水草,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为了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必须种植适宜的水草。在江苏省某养殖户的池塘中,他种植了水花生和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这些水草不仅为青虾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还有助于净化水质。在他的池塘中,水草生长旺盛,青虾长势良好。

设置网片,保障青虾安全

在高温季节,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在江苏省某养殖户的池塘中,他通过严格的水质管理,保证了青虾的健康生长。

日常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一年双季养虾,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时,青虾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喜欢在池底活动。因此,养殖青虾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养虾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在浙江省某养殖户的池塘中,他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池塘建设,为青虾打造了优质的生活环境。

池塘青虾养殖,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通过以上实践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注重细节管理,就能在池塘里收获丰厚的经济效益。未来,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池塘青虾养殖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9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