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关注雏鸡生长发育
作者:农科精灵•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3
一、种鸡选择与雏鸡选购

二、育雏房舍与设备
1. 温度与湿度控制

在山鸡育雏的第一步,要确保从种鸡质量好、卫生防疫管理严格的孵化厂购入雏鸡。
育雏室要保温性能好,干燥,光照适度,通风换气方便。以下表格详细列出房舍和设备的要求:
项目 | 具体要求 |
---|---|
温度 | 保持23-25℃,并根据雏鸡生长阶段适当调整 |
湿度 | 保持50%-60% |
光照 | 自然光照为主,人工补光为辅 |
通风 |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换气量适宜 |
最初一周,舍内要给予略高的湿度,相对湿度70%左右。第三周龄后,舍内相对湿度50%-60%。
2. 饮水雏鸡在进入育雏室以后 要给水。最好用16-20度微温水饮水。水中添加维宝宝乐和活力源,有助于雏鸡体力尽快恢复和日后正常采食。
体重控制是育雏培育良好鸡群的重要一环。35天时鸡体重达到250-300克较好。
8-10日龄为最佳断喙时间,将上喙断去二分之一,下喙断去三分之一。饲料应选择纤维含量低、易消化的饲料,同时注意少给勤添。
育雏期间要定期接种疫苗,做好卫生消毒和隔离工作,严格控制病原传播。
四、运输与存放初生雏最好在48小时内到达目的地。运输时要注意防寒、防晒、防淋、避免过分颠簸震动。
山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周期的关键环节,要充分重视,精心培育,以提高成活率,确保经济效益。
从优质的孵化厂购入雏鸡,确保种鸡质量优良,严控卫生防疫,这是提高山鸡成活率的第一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羌圩水产畜牧兽医站为例,他们严格筛选种鸡,确保雏鸡健康。 育雏室需具备良好的保温、干燥、适度光照和通风条件。以某养殖场为例,他们采用双层玻璃窗和保温材料,确保室内温度恒定在适宜范围内。 三、科学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是维持舍内空气新鲜的关键。某养殖场通过安装风机和通风管道,实现空气流通,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雏鸡营养需求较高,需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充足。某养殖场采用全价饲料,并定期检测营养含量,确保雏鸡健康成长。 湿度控制对雏鸡健康至关重要。某养殖场通过湿度和温度控制系统,保证舍内湿度在适宜范围内。同时,定期进行消毒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六、分群饲养与体重管理 分群饲养有助于雏鸡均匀生长,节省饲料。某养殖场根据雏鸡日龄和体重,进行科学分群,确保雏鸡生长同步。 七、断喙与应激处理 断喙有助于减少啄癖,提高成活率。某养殖场在8-10日龄进行断喙,并添加维生素C和电解质,减轻应激反应。 雏鸡运输过程中,需注意防寒、防晒、防淋,避免过度颠簸。到达目的地后,进行适应期管理,确保雏鸡顺利过渡。 山鸡育雏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需要养殖户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通过优化环境、科学饲养、疾病预防等措施,提高山鸡成活率,为养殖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