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养殖选种选配技术,关注遗传特性与生产性能
搞好事关水貂养殖的重头戏——选种选配,对于提高产仔率、毛皮质量及个体健壮至关重要。饲养户们,可不能小看了这一环节。
选种,即是挑选出全群中的优秀个体作为种用,将不符合条件的个体淘汰。具体操作如下:
1. 选种标准
繁殖力选择:成年公貂需睾丸发育匀称,性欲高,配种能力强;成年母貂需外生殖器发育良好,发情规律,产仔率高,母性强。
体型选择:公貂需头大、颈粗、肩胸宽大、背长宽、腹部紧凑;母貂需颈粗短、后躯宽大、腹部紧凑。
毛绒品质选择:毛色深,光泽油亮,毛绒密度高,针绒毛长度适宜。
初选:产仔后不久至分窝前进行,数量比年末留种计划多30%。
复选:分成皮用貂和种用貂两大群时,初选基础上进行,数量比年末留种数多20%。
精选:11月中旬,综合分析,逐只挑选,数量为留种计划数。
数量:标准貂1:3~4,彩貂1:2.5~3.5。
年龄:母貂2~3岁占60%~70%,1岁占30%~40%,4岁以上除个别外,绝大多数淘汰;公貂2~3岁占60%~70%,1岁占30%~40%,4岁以上占35%左右。
二、选配:科学配对,提升后代品质选配,即确定某只公貂与哪几只母貂交配。这是选种工作的延伸,需细致操作。
1. 防止近亲交配:三代以内有血缘关系属近亲,近亲交配后代品质较差。
2. 年龄选配:老公貂配老母貂最佳,小公貂配老母貂次之,老公貂配小母貂 之,小公貂配小母貂最不理想。
3. 繁殖力选配:公貂繁殖能力应高于或接近母貂。
表格:水貂选种选配关键指标指标 | 描述 | 参考值 |
---|---|---|
繁殖力 | 产仔率、胎产仔数、成活率 | 产仔率90%,胎产仔数5只以上,成活率90%以上 |
体型 | 头大、颈粗、肩胸宽大、背长宽、腹部紧凑 | 符合选种标准 |
毛绒品质 | 毛色深、光泽油亮、毛绒密度高、针绒毛长度适宜 | 符合选种标准 |
了解了水貂养殖选种选配技术,关注遗传特性与生产性能。,再深入了解水貂选种配对:遗传与性能优化。
精挑细选,培育优良后代:水貂种貂挑选的秘诀大公开
繁殖力是选种的首要标准。我们要挑选那些睾丸发育良好、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的公貂,以及外生殖器发育良好、发情规律、产仔早、母性强、仔貂成活率高的母貂。此外,幼貂的选择也要从出生早、同窝仔貂数量多等方面进行考量。
体型选择也不可忽视。公貂要求体型匀称,四肢强壮有力;母貂则要求后躯宽大,腹部紧凑。最后,毛绒品质也是选种的重要标准。我们要挑选毛色深、光泽亮、毛绒密度高、针绒毛长度适宜的种貂。
选种时间:分阶段进行,确保质量选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分阶段进行。
1. 初选:在产仔后不久到分窝前进行,选定的数量应比年末留种计划数多30%;
留种比例:数量与年龄兼顾,优化种群结构在选种过程中,留种比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选留公母貂的比例为1:3~4,彩貂为1:2.5~3.5。同时,母貂的年龄组成以2岁~3岁的占60%~70%、1岁的占30%~40%、4岁以上的种母貂除个别繁殖能力好的留下外,绝大多数应予淘汰。而公貂则以60%~70%的小公貂和35%左右的老公貂为宜。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选种技巧,相信每位养殖户都能挑选出优秀的种貂,为水貂养殖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水貂的选配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