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偷种转基因大豆,收益受损反遭法律制裁
作者: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
来源:农村创业网站大豆频道,时间:2023年3月
黑龙江《农民偷种转基因大豆》一文,充满了对这项重要农业技术的误解和猜测。《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连续两年,黑龙江绥化地区都出现了个别农民种植转基因大豆的情况。
转基因大豆:敏感话题与误解转基因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偷种转基因作物”更是敏感中的敏感。最近媒体曝出的“黑龙江农民偷种转基因大豆”事件,又把这一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如何理解这一事件?毫无疑问,在中国批准种植转基因大豆之前,农民的“偷种”行为是违法的。但这种违法跟食品安全无关,媒体报道时以“春秋笔法”暗示转基因大豆“风险未知”是混淆视听。
农民偷种转基因大豆?很快就要进入传统大豆收货季节了,由于黑龙江大豆是非转基因品种,因而各大商家纷纷出高价收购黑龙江大豆。
年份 | 种植地区 | 农民数量 |
---|---|---|
2017年 | 黑龙江绥化地区 | 10户 |
2018年 | 黑龙江绥化地区 | 15户 |
转基因技术在大豆中广泛应用,许多转基因大豆品种在世界各地大量种植。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大豆生产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都种植了多年转基因大豆,既未出现“环境风险”,也未出现“食品风险”。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大多数的大豆油都来自于转基因大豆。在美国、加拿大等国,来自于转基因大豆的大豆蛋白也广泛应用于食品中。
只是,对于农民种植转基因大豆的收益与风险并存。一方面,转基因大豆可以抗草甘膦除草剂,种植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转基因大豆的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农民的收益可能受到影响。
在解决了农民偷种转基因大豆,收益受损反遭法律制裁。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安心推进转基因大豆种植争议:案例解析与法律应对。
一名企业人士透露,连续两年在绥化地区查获转基因大豆,信息可追溯性高,最终锁定种植者。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转基因大豆种植和监管的担忧。
农民的偷种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损害整个农民群体的利益。一些“挺转”人士对农民的偷种行为表示理解,甚至以巴西为例,认为“违法倒逼修法”是推动转基因种植的一种方式。
只是,这种逻辑存在争议。偷种虽是经济规律的一种反应,但不能以此作为推动转基因种植的理由。偷种行为违法,且可能损害农民的整体利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