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生态黑猪产业基础薄弱,亟待发展
为加快陕南生态黑猪扩繁推广,山阳专门制定了《陕南生态黑猪产业发展规划》,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县存栏基础母猪达到10万头,实现年提供商品仔猪100万头和出栏优质育肥猪100万头的双百万目标,养猪业产值达到50亿元。
在养殖配套服务方面,县上组建了由2名高级畜牧师和5名中级畜牧师组成的黑猪养殖技术专家团,积极开展黑猪产业化发展和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为使全县黑猪繁育场软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提档升级,该县向鑫发、佳泰、福林、瑞丰等养殖场累计投资近600万元,对猪舍进行了标准化改扩建,配备建设了黑猪运动场、游泳池、电子监控和网络销售平台。
同时县上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陕南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为陕南生态黑猪的科学化养殖提供了统一标准。
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以下对策:
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
案例分析以gc县为例,经历这三个阶段后,黑猪在gc生猪产业中的主导品种地位虽然逐步被杂交白猪取代,但是全县的养猪技术水平、社会服务化程度和养殖企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也随之得到了迅速提升,为当前生态黑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策支持为进一步夯实陕南生态黑猪产业发展基础,扩大生态黑猪繁育种群,县上去年投入资金110万元,分别从四川省内江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关中引进1500头内江黑猪、东北民猪和关中黑猪,投放到山阳县鑫发牧业等6家养殖公司,现已生产仔猪1.3万余头。
未来发展未来,陕南生态黑猪产业将朝着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年份 | 存栏基础母猪 | 商品仔猪 | 育肥猪 | 产值 |
---|---|---|---|---|
2014 | 5万头 | 50万头 | 50万头 | 25亿元 |
2015 | 7万头 | 70万头 | 70万头 | 35亿元 |
2016 | 10万头 | 100万头 | 100万头 | 50亿元 |
GC县将生态放养黑猪作为重要产业项目,通过整合多个合作社形成专业合作社联社,统一品牌、生产模式和产品质量。这一做法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还积极参与了精准扶贫工作。因为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态放养模式成为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引进优良种源,扩大繁育种群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黑猪养殖规模和市场不断扩大。这一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养殖户的收入,还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增长。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黑猪良种扩繁场3个、商品代场5个、自繁自育场27个,陕南生态黑猪散养农户3200户,全县陕南黑猪饲养量达到3.5万头。展望未来,陕南生态黑猪产业将继续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为当地农民和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