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大黄梨标准化种植,提升品质
高平大黄梨,色泽金黄,口感酸甜,自古以来就是药食同源的好物。隋唐时期,它曾作为贡品进入皇室,2015年更是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每当梨花盛开,铁炉贡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农们便迎来了一年的希望。
标准化种植,让高平大黄梨的身价倍增。这一成果,不仅仅来源于技术的革新,更在于对传统种植方式的颠覆性改变。
去年以来,我们寺庄镇启动了西曲‘黄梨谷’建设,山河里‘黄梨公社’梨园建设,新种植梨园约500亩,园内种植了约2万株高平大黄梨幼苗。这些幼苗,将在盛果期带来丰收的喜悦。
9月7日,高平市寺庄镇箭头村一片黄灿灿的梨园内,果农焦春才正忙着给梨树施肥。老焦高兴地对记者说:“标准化种植就是好,像我家的70亩梨园,今年最少能摘5万公斤大黄梨。”
一度陷入“泥淖”的高平大黄梨,通过大力实施标准化种植,又变得香飘四方,身价倍增。据测算,今年全市10万梨农将因此而人均增收400余元。
只是,在90年代,由于果农对梨树放松管理,水、肥、农药等措施不到位,加上黄梨品种老化严重,高平大黄梨的品质、产量急剧下降,一公斤原果两三毛钱都卖不出去。之后,虽然因为山西厦普赛尔食品饮料公司黄梨汁饮料生产线在高平的建成投产,为高平大黄梨的转化增值找到了一条出路,但原果品质参差不齐、乱施农药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厦普赛尔”的发展,成为制约高平黄梨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
如今,高平市质监部门在主要产梨区推广实施了大黄梨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制定出一整套的绿色基地操作规程,大力引导果农实现无公害黄梨种植技术的标准化管理。这一举措,为高平大黄梨的品质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黄梨从生产流水线上走一遭,就变成了附加值更高的梨膏,还有止咳润肺的药用功效。在高平市就有这么一家合作社,专注于黄梨深加工,将鲜梨榨汁后熬制成梨膏,并于2016年底注册“梨缘香”品牌,实现批量生产,以延伸黄梨产业链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高平大黄梨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
步骤 | 描述 |
---|---|
品种选育 | 选择优良品种,提高果实品质。 |
土壤改良 | 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科学施肥 | 根据梨树生长需求,科学施肥,避免过量。 |
病虫害防治 |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
果实管理 | 适时疏花疏果,提高果实品质。 |
高平大黄梨的成功,不仅为当地果农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因为标准化种植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相信高平大黄梨将会在市场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我们不妨进一步延伸至高平大黄梨:标准化种植,品质飞跃,市场增值新典范。,以获取更全面的认识。
实践案例:焦春才的70亩梨园
文化传承:梨膏的制作与推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