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兔培育技术是提高兔子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
仔兔,作为兔子养殖的核心环节,其培育技术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高低。在寒冷的冬季,仔兔的护理尤为重要,以下便是仔兔培育的关键技术解析。
仔兔出生前生活出生后体表无毛,自身调节温度的能力差。冬季环境温度明显过低,若不及时护理,仔兔体温将会迅速降低,甚至造成死亡。因此,保温是冬季仔兔成活的关键。
为了保持适宜温度,养殖户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兔舍防寒保温,及时关闭门窗,挂上草帘,防止贼风侵入。
利用晴朗天气的中午进行通风换气,防止舍内空气污浊。
做好产箱保温工作,产箱内铺盖保温的兔毛,或放小电热毯、热水袋。
遇到初产母兔受惊将仔兔产在产箱外,应及时抢救,将冻凉的仔兔头部固定、身体泡在40℃的热水中或人的怀中。
营养是基础兔乳营养丰富,为仔兔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还提供了母源抗体,有利于提高仔兔的成活率。若供乳不足或乳汁不洁,会造成仔兔营养不良、消瘦、拉稀而死亡。因此,必须让仔兔早吃奶、吃足奶。
认真把好初生关、饲料关、断奶关。
加强母兔的饲养,提高母兔的健康水平和产奶水平。
保持饲料和饲养管理的稳定。
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措施,杜绝黄尿病和有效地控制球虫病。
饲养管理要细致
仔兔出生后最好采用人工护理,用干净的毛巾擦干仔兔,清除血毛等污物。
母兔产下胞衣后给母兔喂一些温开水,最好是5%的红糖水或0.9%的食盐水。
仔兔移入垫有软草的保温箱喂奶一次,每24小时再将母兔放入保温箱喂奶一次。
仔兔补料一般在17-18天为宜,最晚不超过20天。
供给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容积小的全价饲料。
品种选择要优良
选择优良品种,如中系、德系、法系长毛兔。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始了对长毛兔的选育工作,培育出多个新品系。
在长毛兔养殖中,注意抓好关键环节,如体况良好、分娩前不必提高精料喂量、母兔体况不佳时增加精料补充料的喂量。
中药提高效益以中药作为兔子养殖中的减少淘汰率、增加成活率和成功率的方法,提高效益。
母兔配种前注射葡萄球菌疫苗,有效防止了乳房炎和仔兔黄尿病的发生。
以中药作为兔子养殖中的增大增重方法,使兔子的最终成年体重达到八至十公斤之间。
培育出中国的兔王,并避免了外国兔王中的激素使用,无害兔王的成功,将是人类饮食史上的一项革命性事件。
仔兔培育技术是提高兔子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养殖户需要关注保温、营养、饲养管理、品种选择等方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指标 | 数值 | 备注 |
---|---|---|
仔兔存活率 | 95% |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仔兔存活率可达到95%以上。 |
母兔产仔数 | 6-8只 | 优质品种的母兔产仔数可达6-8只。 |
兔子生长周期 | 90天 | 从出生到出栏,兔子生长周期约为90天。 |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兔子养殖技术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兔子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挑选和培育抗病力强的养殖品种,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例如,黑龙江省的养殖户李先生,他的仔兔养殖场就特别注重品种的选择。他选择了当地的一种抗病力强的仔兔品种,经过多年的培育,养殖场的仔兔成活率显著提高,养殖效益也随之增加。
保温:冬季要特别注意兔舍的防寒保温,保持舍内温度恒定。
营养:保证仔兔的营养需求,特别是初生关、饲料关、断奶关的把控。
卫生:保持兔舍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仔兔断奶与补料仔兔断奶的时间一般在35-45天。断奶时,要根据仔兔的生长发育情况,选择一次性断奶或分批断奶。断奶后,要及时给仔兔补充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求。
母兔的饲养管理也是仔兔培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保证母兔的健康和产奶水平,提高仔兔的成活率。例如,在母兔分娩后,要及时给母兔喂一些温开水,以补充能量。
中药在仔兔养殖中的应用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