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只是,水稻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制约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

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病虫害类型 影响
稻瘟病 导致叶片枯黄,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稻飞虱 吸食稻株汁液,造成稻株生长不良,减产
纹枯病 叶片出现病斑,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按照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要求,最好是能做到群防群治,统防统治。做好水稻统防统治,病虫害防治及时,农民省心省力。

只是,许多农民认为如果田间没有病虫害的话,提前预防工作是没必要的,怕花冤枉钱。实际上,预防工作做好了,病虫害就不会发生严重,用药成本不会增加,水稻产量也不受影响。

农村种植水稻病虫害反复主要原因在于防治工作没做到位,病虫害源头没控制好以及当前的气候状况利于病虫害多发等因素。

大多数农民朋友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停留在见虫杀虫,见病治病的思想阶段,其实生产中病虫害的预防工作重要性远远高于发生以后的治理。

曾宜杰、肖志强、徐善忠、韦赵海、杨美秀、罗文平等人研究了泰和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主要病虫害对产量影响很大,不打药防治,产量损失达24%,而打药防治早稻病虫害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其总体效益为1。

在以前,大家都忽视了助剂的作用,最近几年,农用助剂也逐渐得到农民的重视。

水稻种植中,农药、化肥的长期使用,使水稻田间的青蛙、蜻蜓等益虫大幅减少,害虫缺乏天敌,稻田生态系统不完善,害虫极易繁殖。

化肥的使用,尤其如果氮肥过量,水稻贪青,对病害的抵抗力下降,更易发病。

有效穗和千粒重等。同时,品种、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天气条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也都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

这个世界上没有死虫率或者治病率100%的特效药,用药过后,残存的病虫害在合适的条件下会重新繁殖,卷土重来。

在当地大部分水稻已进入齐穗期至灌浆期时,即产量提升及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农业技术人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重点病虫、重点区域进行重点防治。

防灾减灾:加强水稻种植管理,提高抗逆性,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同时建立健全灾后恢复机制,减轻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水稻生产中,农民选择和使用农药存在以下误区:

等到天气晴朗时,病虫害可能就发生较重了,防治工作带来难度,很难打干净。

尤其是如果发生迁飞性的害虫比如稻飞虱,这家今天用药把虫打死了,可隔几天,隔壁没用药的田中害虫很可能又会转移到这块田里来。

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一方面由于湿度过大,水稻病害易发,另外一方面水稻两迁害虫都是因为风雨迁徙,这种气候条件适合害虫产卵繁殖,并且在下雨的时候没法打药。

该虫幼虫在苞内食叶肉,剩下表皮,形成长短不一的白斑。如果在后期受害,主要是剑叶以下两张营养叶受害,严重影响稻株光合作用及养分积累和输送,造成谷粒不充实、干秕多,造成减产。

稻飞虱也是主要的水稻害虫之一,近两年发生特别严重,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主。该虫群集隐蔽于稻株中下部吸食稻株汁液。

1、如果一种农药有效,长期偏爱单一使用这种产品,不善于复配或轮换交替用药,导致病虫害抗性上升很快。今年南方水稻爆发的“黄金卷叶螟”就是此类原因造成。

水稻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据记载至少已经有七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禾本科作物当中比较古老的一个作物,所以水稻在我国栽培面积大、范围广,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2、使用农药时不善于利用助剂的作用。

农用助剂能够有效增加药液在水稻叶片以及害虫体表的附着能力,增强药液的渗透性,大幅提高农药利用效率。

药剂拌种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及对其产量的影响热度:因为粮食生产重要性的提升,防治病虫害越来越受到重视。

还有就是一般在水稻收割之后,稻田就闲置了,不翻地,不清理稻茬,使病虫害顺利越冬,逐渐积累,以后发生越来越严重。从种植前的源头做好预防工作,病虫害的发生就不会反复。

2020年南方多雨,水稻病虫害发生量明显增加。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病虫害概述

病虫害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害,导致产量损失的现象。

未来展望

4.技术升级

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升级,可以更好地监测病虫害的出现例如,依赖先进的设备来监测病虫害的飞行路线和数量,以及地面检测技术来确定虫卵或寄生虫。

有些病害是由于天气气候导致的,比如今年雨水过量导致种植作物无法回收或者回收质量差,成功回收的作物比例下降。

农作物病虫害影响产量是造成叶片伤害,从而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每亩水稻用井冈霉素2包,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或者用75%稻曲纹枯灵可湿性粉剂亩用40克,兑水45公斤喷。

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案例分析:泰和县水稻病虫害防治实践 农药与助剂:双管齐下

农民在选择和使用农药时存在一些误区,如等到天气晴朗时再防治,病虫害可能已经严重,防治难度增加;忽视迁飞性害虫的防治,导致害虫在不同田块间转移;在多雨气候下,病虫害易发且难以防治。针对这些问题,农民应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如合理轮换农药、使用农用助剂、加强田间管理等。

从源头预防:关键在于管理

面对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挑战,未来应注重绿色防控和技术的创新。绿色防控强调生态平衡,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技术创新则包括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等先进手段,提高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的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水稻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