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毒采集加工技术,提取蝎子毒液
Word文档的蝎毒的采集与加工,蝎子全身都是宝,但其精华部分则是蝎毒,蝎毒对人类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及能量代谢方面均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肿瘤、痛苦、血栓等严峻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有着特别的疗效。据我国专家验证,蝎毒中的抗癫痫成分尤为显著。
蝎毒成分 | 作用 |
---|---|
蛋白、透明质酸酶、生物胺等 | 对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及能量代谢有药理作用 |
抗癫痫成分 | 对抗癫痫有显著疗效 |
其他活性成分 | 对肿瘤、痛苦、血栓等疾病有特殊疗效 |
剪尾法:一手用镊子夹住蝎子的后腹部第五节的两侧,一手用剪子剪下蝎子的尾节,破碎后浸入生理盐水中,浸出有毒部分,集中有毒的液体,放入容器内,再制成干毒粉,置于-5℃下保存备用。这种采毒法,每条蝎子只能采毒一次,而采毒后的蝎子降低了药用功能和经济价值,对蝎子的伤害太大,所以通常一般不采用此法。
蝎毒对人来说有明显的镇痉作用,被称为液体软黄金。蝎子在受到激怒的情况下,出于防御或攻击的本能,会从毒囊中排出毒液。蝎毒的采集就是依据这个道理进行的。采集蝎毒常用的方法有剪尾法、人工刺激法和电刺激法三种,其中电刺激法是较为先进和科学的一种。
电刺激蝎毒提取法人工刺激法:一般是用镊子夹住蝎子的一个螯肢,提起悬于容器中片刻,多数蝎子的尾刺即会排出毒液,但也有少数蝎子不排毒液的,不排毒液的可用细木筷子轻轻碰撞蝎子的头胸部或前腹部,激起蝎子的尾刺排毒。
电激法:电激法是用电子脉冲提毒仪器采集蝎毒法。此法采毒量大,工效高,一人操作,全年多次采毒而不致于损害蝎子,是我国目前较先进而科学的采毒方法。
一般3000条活蝎可取3克湿毒,加工成干粉为1克。蝎子取毒后每隔15-20天可 取毒。孕蝎取毒后仍能产仔蝎,但会影响仔蝎的存活率。取毒最佳时机在蝎子繁殖季节结束后,此时蝎子体内毒液含量较高。
蝎毒提取后的加工过程尤为重要,需严格遵循以下步骤:
将采集的蝎毒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
将初步处理后的蝎毒进行浓缩、分离、纯化等步骤。
将纯化后的蝎毒制成制剂,用于临床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因为医药科技的发展,蝎毒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蝎毒提取和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案例一: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崔亚洲;武利存;张维东;蝎毒多肽提取物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蝎毒采集加工技术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因为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蝎毒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电激法利用电子脉冲提毒仪器进行。具体操作如下:先将蝎子放在筛子中活动2小时,让蝎子相互清除身上的泥沙和附着物,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采毒时,工作人员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和工作帽,使用乳胶手套和滑石粉进行保护。将蝎子放在工作台玻璃板上,通过电子脉冲仪器通电,蝎子会自动排出毒液。这种方法采集量大、效率高,且不会对蝎子造成严重伤害。
刚采得的蝎毒是湿毒,其中含有大量水分等杂质。为了提高药效,必须将湿毒进行干燥浓缩,制成干毒粉。干毒粉在-5℃下保存备用。一般3000条活蝎可取3克湿毒,加工成干粉1克。干毒粉是蝎毒药用的主要形式,可用于制药、保健品等领域。
蝎毒及其活性成分在传统医学中已有广泛应用,如治疗风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现代医药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蝎毒的药理作用,为其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蝎毒多肽提取物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未来展望——蝎毒研究的无限可能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