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黄花菜疽病:叶尖枯萎

黄花菜,作为我国传统食材和药材,深受人们喜爱。只是,黄花菜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种名为“疽病”的病害困扰。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黄花菜疽病的症状、病原、发病特点以及防治方法。

黄花菜疽病:叶尖枯萎
黄花菜疽病的症状

黄花菜疽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叶片枯萎、病斑褐色。具体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渐蔓延至整个叶片。病斑呈半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边缘色深褐,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较明晰。严重时,整株黄花菜会枯死,不抽花苔,即使零星抽苔的,也极端矮化,花蕾少而小。

黄花菜疽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刺盘孢属,包括百合刺盘孢和胶孢刺盘孢。两菌均以菌丝体及分孢盘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病菌分孢盘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助风雨或小昆虫活动辗转传播侵染致病。温暖潮湿的天气或植地环境有利于发病。过施氮肥、植株生势过旺易发病。低洼潮湿、排水不良或叶螨危害重的地块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 具体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如荆州花、猛子花、四月花等。
加强肥水管理 适时喷施叶面肥,合理施用春苗肥、催莲肥、壮蕾肥和冬苗肥,使植株营养与生殖生长协调,壮而不过旺,增强抗病力。
及早喷药控病 发病前最迟于见病后,喷施70%托布津+75%百菌清1000-1500倍液,或30%氧氢化铜+70%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粉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粉8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交替施用,前密后疏。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黄花菜疽病的发生。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症状特点:褐色病斑,叶尖枯萎
黄花菜疽病:叶尖枯萎
病原分析:刺盘孢属真菌作祟 防治关键:选种、管理、药剂防治

选种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如荆州花、猛子花、四月花等地方品种。

加强肥水管理适时喷施叶面肥,合理施用春苗肥、催莲肥、壮蕾肥和冬苗肥,使植株营养与生殖生长协调,增强抗病力。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见病后,及时喷施70%托布津+75%百菌清1000-1500倍液,或30%氧氢化铜+70%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等药剂,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交替使用。

案例分享:李先生的黄花菜种植心得

李先生是黄花菜种植户,他的黄花菜种植基地位于我国南方某地。去年,他的黄花菜遭受了疽病的侵袭,导致部分植株枯死。经过调查和防治,他出以下几点经验:

及时防治发现病情后,立即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扩大。

加强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残体,降低病菌传播风险。

因为人们对黄花菜营养价值的认识不断加深,黄花菜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了确保黄花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加强病害防治研究,推广抗病品种,提高种植技术,从而降低病害发生风险,提高黄花菜的产量和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