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出菇期管理,关注温度、湿度和通风
香菇,作为我国传统的食用菌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要想种植出高品质的香菇,出菇期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温度、湿度和通风三个方面,为您揭秘香菇出菇期的管理技巧。
香菇属于变温结实性的菌类,一定的温差、散射光和新鲜的空气有利于子实体原基的分化。在催蕾阶段,温室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0℃~22℃,昼夜之间能有5℃~10℃的温差。若自然温差小,可通过白天和夜间通风的机会人为地拉大温差。
催蕾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0%左右。因为子实体不断长大,呼吸加强,二氧化碳积累加快,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在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湿度在85%左右,因为大量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左右。
通风是香菇出菇期管理的关键。在催蕾阶段,要防止空间湿度过低或菌柱缺水,以免影响子实体原基的形成。若出现高温、高湿,要加强通风,降温降湿。在子实体生长发育期,要根据周围温度的变化,人为地控制通风的频率。
四、具体操作要点时间 | 操作要点 |
---|---|
催蕾阶段 | 控制温室温度在10℃~22℃,昼夜温差5℃~10℃,空气相对湿度90%。 |
子实体生长发育期 | 保持空气清新,加强通风,控制菇棚温度和湿度,维持菇畦相对湿度在85%左右。 |
转色后 | 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左右,加强通风,控制菇棚温度和湿度。 |
因为春暖花开,香菇种植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关键的出菇期。在这段期间,如何精准调控环境,确保菇体健康生长,是每位种植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子实体原基分化阶段,菌丝生长对温度要求较高,最适宜温度在10℃~22℃之间。此时,应揭开菇棚罩膜,增加散射光,保持空气流通,确保菌丝体在适宜的温度下顺利分化。若出现高温、高湿,需加强通风,降温降湿,避免菌丝体因过度繁殖而受损。
子实体分化出菇蕾后,进入生长发育期。此时,温度应控制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85%~90%。在此期间,应关注以下管理要点:
1. 通风:菇棚内通风要适度,确保空气新鲜,有利于菇体生长。
2. 湿度:控制菇棚湿度在85%左右,避免过湿或过干。
4. 排水: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对菇体造成危害。
三、不同季节香菇种植管理技巧1. 早春:注意保温增温,适当通风,控制好温湿度。
五、未来展望因为香菇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香菇种植出菇管理将更加科学化、精准化,为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