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蓝种植需遵循四季气候特点,掌握适宜的种植技术
紫甘蓝,这一色香味俱佳的蔬菜,在四季更迭中,如何顺应气候,掌握种植技巧,成为了一门艺术。以下,我们将深入探讨紫甘蓝种植的奥秘。
紫甘蓝常见的病虫害有三病二虫。三病指霜霉病、褐腐病、病毒病;二虫指蚜虫和菜青虫。
针对霜霉病,发病初期喷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9%安克猛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适宜苗龄:冬春种植紫甘蓝是以小苗越冬的形式,一旦掌握不好,苗子过大,就有抽苔可能,因此一般掌握日历苗龄在40-45天左右,生理苗龄,一般在5-6片叶,茎粗不超过0.5-0.6cm,节间短,最大叶宽不超过...
紫甘蓝的品种有很多,不过大部分都是引进国外的,有早、中熟两种,建议使用中熟品种,因为这个品种的甘蓝植株比较大,生长快速,花叶展开度可以...
早熟品种有早红、93~112等;中熟品种有红亩等;晚熟品种有紫甘1号、巨石红等。
栽培季节 | 播种时间 | 收获时间 | 注意事项 |
---|---|---|---|
秋季 | 6~7月 | 10~11月 | 高温多雨,采用小拱棚外加草苫遮阳防雨。 |
早春 | 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 | 4月中旬至5月中旬 | 中小拱棚早春提前栽培,覆盖草苫。 |
春季 | 4~6月 | 7~9月 | 40~50天苗龄定植,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
冬季 | 9月上旬 | 1月 | 选用早熟、冬性强的品种,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根腐叶,翻晒土壤。 |
定植后密封保温加速缓苗,白天保持室温25~30℃,夜温15℃;缓苗后,白天20~25℃,夜间10~15℃,进入结球期适当提高室温,白天23~25℃,夜间13~15℃。
春季栽培,前茬要及时收获,翻耕、晾晒土壤,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在排水良好、空气流畅地,采用平畦,行距50~60厘米,株距40~50厘米。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多雨时注意排水防涝,及时中耕除草,结球期重施追肥。
日光温室冬季栽培,选用早熟、冬性强的品种。其技术要点为,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根腐叶,翻晒土壤。定植前每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73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深翻耙平,做成平畦或高畦地膜覆盖,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
叶球抱合达到相当紧密时收获。同时,切去根蒂,去掉外叶,使叶球于净不带泥土。
通过这位种植户的实践案例,我们了解到紫甘蓝种植的要点与技巧。只有因地制宜,掌握好关键技术,才能保证紫甘蓝的产量和质量。希望这篇案例分析能够为更多的紫甘蓝种植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