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菇种植,如何从基础培育到创造大效益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斌庄村便与香菇种植结缘。在这里,30多座保鲜库拔地而起,农户家中还购置了切片机、装袋机等先进设备,这些现代化设施为香菇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只是,栽培香菇如何培育出大量的花菇,也成了诸多菇农追求和不断探索的问题。只有这些条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制约来创造适宜的条件,才能最终生成优质的花菇。
永清镇双场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立足村情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大棚香菇等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已成功注册“双场香菇”品牌,让小香菇发展成大产业,掘开富民增收的源头活水。
一边浇水,一边将料拌平均,将培育料水分调至含水量为60%左右。把搅拌平均的培育料放入菌袋,然后进行接种、压实、封口等步骤。
香菇种植基本是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见到利润,投资很大,所有的材料缺一不可,比如土地、遮荫网、保温棚、风干机,一年基本是难以收回成本的,因为这些东西可以用至少三年以上,种一年是非常不划算的,不种植香菇,这些设备还可以用于其他用途。
1、中秋节过后,我们就开始催菇了,要先给每一个香菇袋子都输入水分,促使期生长发育,等看到袋子里有拇指大小的香菇出来后,就要开始割袋子了,割袋子的时候,要认真负责,不能口口声声地说“OK”,否则很容易割破袋子,导致香菇生长不良。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培育出全国最大的西峡香菇出口和深加工基地,不断延伸产业链,向标准化方向转变,彻底解决香菇菌材的资源消耗问题,逐渐摆脱传统的香菇种植模式。
记者在站儿巷镇后河村村民陶志有家的香菇种植大棚里看到,陶志有和妻子、儿子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香菇,一家人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几个筐子就被新鲜的香菇填满了。
1、做好香菇场地设置,大家在种植香菇的时候,一定要把香菇的菇场建立在背风光照充足的地方,并且注意在香菇种植的地方保持通风、透光、排水良好。
因为大部分的菌菇都生长在木头上,所以种植香菇也要培育适合香菇生长的环境。当然,选择木头也得选择优质木头,长度大概在1.5米左右,然后用木屑进行填充。
昨日,笔者在仁化县长江镇里周、木溪、河田等村采访时,菇农正在采摘、销售大棚香菇,呈现出一派产销两旺的丰收景象。
长江镇是该县大棚香菇种植专业镇。近年来,该镇立足“产业富镇”的发展战略,积极扶持壮大大棚香菇特色经济,专门成立长江利民香菇、众鑫食用菌等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鼓励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立了18个冷冻库、4个香菇生产加工线,长江大棚香菇成为省农业厅、财政厅“一乡一品”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
该镇积极探索香菇新品种,采用温控和水控技术改良菌丝,培育出花菇808新品种,并在全镇进行推广和标准化生产,改良后大棚香菇从亩产3000~5000公斤增产到5000~7500公斤。
同时,该镇结合拥有60多家竹具加工厂的优势,对传统使用木屑制菌种的方式进行重新调整和科学试验,调整后每根菌种原料将拥有20%的废竹渣,做到既充分利用当地废弃资源,又推动大棚香菇规模化发展。
据了解,目前该镇大棚香菇种植主要集中在里周、木溪、河田、沙坪和锦江等5个村,种植户达300多户,连片种植面积600多亩。按照目前长势和市场情况,预计今冬明春香菇产量可达3600多吨,总产值2600多万元,成为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通过小香菇种植,如何从基础培育到创造大效益?的背景,我们引出香菇种植:从培育到效益创造之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