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竹鼠繁殖率,需优化饲养管理
竹鼠,作为我国特有的经济动物,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养殖户青睐。只是,竹鼠的繁殖率一直是制约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优化竹鼠饲养管理,改善繁殖环境,从而提高竹鼠繁殖率。
竹鼠全年养殖技术:1月,饲养管理主要目标是保温、提高繁殖率与仔鼠成活率。野生竹鼠嗜食植物,以竹根、芒草秆为主食,在自然环境中采食获得的蛋白质较少,所以生长缓慢,9~10月龄甚至更长时间才成熟。4月,本月春暖花开是配种繁殖旺季,提高受胎率是本月饲养管理主要目标。
科学饲养,提高繁殖力如何提高竹鼠的繁殖率?严格选种。选择健康、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的竹鼠。还要根据系谱及繁殖、生产性能记录等进行选择。公竹鼠的睾丸要求大而对称,隐睾和单睾公竹鼠不得留种。
清洁卫生,生活舒适该文介绍了竹鼠繁殖习性和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通过对竹鼠人工催情、人工哺乳、饲养等试验,表现竹鼠的人工繁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业,用人工催情和人工哺乳方式并不能提高繁殖率。
环境安静,温度适宜从理论上推测1公带2母或3母最合适。但实践证明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这个推测是错误的。由于多数饲养者的小狸合群工作未作好,公母往往到了成年才临时组合。因竹鼠有较强的记忆力,不是原来配偶,往往在一起生活2——3个月才互相适应而交配。产仔后公母分开,断奶后公母重新配合有需要一段时间才适应。所以,1公配多母,种鼠适应期长,繁殖率低,1公配1母,一年可保证4——5胎,而1公配多母的1年多数只能得2——3胎。
精心配料,保证营养每天要供应150--200克,品种2--3种的粗料。精料20--40克。精料拦稀饭加点盐和矿物饲料添加际。粗料要求80%是新鲜的。喂干粗料或发霉变质的精料,竹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会停止。
竹鼠怀孕后流产或哺乳20天后吃仔,都是饲料中水分不足引起。竹鼠怀孕1个月后,要补喂多汁鲜嫩青饲料,产前10天到产后至断奶,每天喂20——30克凉薯和马蹄。同时在精料中添加骨粉和多中维生素,竹鼠产后30——35天断奶。
粗料充足,鲜嫩表料不能间断竹鼠是吃植物性动物,白天躲在洞里啃,晚上出来寻食。粗料少,竹狸常有饥饿感,即使精料足,也会影响繁殖。一般下午下班前投青粗料,到第二天早上清扫窝室时,还见不少啃不完的鲜青粗料,才算供料合理;如果池内只见些啃不完的老竹杆,说明代表粗料不足。鲜嫩青粗料间断,竹鼠的生活条件得不到满足,繁殖也会停止。
月份 | 饲养管理目标 | 注意事项 |
---|---|---|
1月 | 保温、提高繁殖率与仔鼠成活率 | 加强保温措施,确保仔鼠健康 |
4月 | 提高受胎率 | 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高受胎率 |
其他月份 | 保持饲养环境清洁、适宜 | 定期清理饲养环境,保证竹鼠健康 |
竹鼠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和安静的环境是提高繁殖率的关键。以某养殖场为例,他们通过以下措施优化了环境:
选址:选择远离工厂和城区的安静地带,减少噪音干扰。
温度控制:根据季节调整室内温度,保持在15~25℃之间,夏季降温,冬季保暖。
光照管理:合理设置光照时间,避免强烈阳光直射。
选种:选择健康、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的竹鼠进行繁殖。
饲料管理: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均衡,避免发霉变质。
繁殖计划:制定合理的繁殖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种时间。
人工催情:对于久不发情的母鼠,采用人工诱导催情的方法。
案例分析:某养殖场成功经验分享某养殖场通过实施上述措施,成功提高了竹鼠的繁殖率。
优化环境:将养殖场建在安静、远离污染的地方,室内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
科学饲养:选用优质的饲料,保证营养均衡,定期进行饲料检测。
精细操作:严格遵循繁殖计划,对母鼠进行人工催情,提高受胎率。
通过一年的努力,该养殖场的竹鼠繁殖率提高了30%,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未来展望:竹鼠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新型饲料、养殖设备,提高养殖效率。
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普及竹鼠养殖知识,提高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
加强产业链建设:完善竹鼠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