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鸵鸟繁殖技术:探讨提高鸵鸟产蛋率和孵化率的科学方法

鸵鸟是卵生动物,鸵鸟蛋一般长达15厘米,宽8厘米,重量可达1.5千克,相当于30枚鸡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蛋,孵化方法和鸡蛋有些类似。

鸵鸟繁殖技术:探讨提高鸵鸟产蛋率和孵化率的科学方法

母鸵鸟在交配后一周左右,便开始产蛋。鸵鸟产蛋,一般在下午1时后。取蛋时为防止污染,不要用手抓,应用干净纸或干净毛巾取蛋,要轻拿轻放,并注意防止公鸵鸟的攻击。孵化鸵鸟的孵化期为6天。

种蛋取回后,要及时消毒,用常规的熏蒸法消毒,并贮存在相对湿度36℃的室内。贮存时间不得超过5天,越早孵化,效果更好。人工孵化时,最好选用专门的鸵鸟蛋孵化设备,但也可用改良后的家禽孵化器进行孵化。

一、科学的饲养管理

1、全价平衡的营养:鸵鸟的营养水平是影响孵化率的基本因素,鸵鸟繁殖期饲料中代谢能的需要量为11.3千焦/公斤,粗脂肪应限制在6%-8%;蛋白质为18%-24%,同时注意几种氨基酸的供给:精氨酸1.04、赖氨酸0.86、蛋氨酸+胱氨酸0.73、苯丙氨酸0.95、缬氨酸1.02。

鸵鸟对脂肪吸收能力较差,饲喂过肥,会使产蛋率下降或停止产蛋。

2、在鸵鸟产蛋期间,除了补饲足够的钙磷外,还应在足够的饮水中补充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如果所供给的营养不平衡,或者饲喂中途更换饲料配方,也会严重影响产蛋率,甚至停止产蛋。

三、环境、温度的影响

1、饲养一个或几个繁殖组鸵鸟, 要让其适应生活环境,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并有一个较大的能供鸵鸟自由活动的场地。一般情况下,鸵鸟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清早起来,先沿着网栏边自由跑步,约15分钟后即进行配种,然后自由采食。鸵鸟交配一周后,雌鸟开始产蛋。因此,鸵鸟有了充足的活动场地后,才能不断提高交配...

2、在繁殖期,公鸵鸟以特别的表示方式向母鸵鸟求爱,经常是憋足气,将颈部膨粗,并发出雄性的吼叫声,以显威武,吸引母鸵鸟,并接近母鸵鸟,展开双翅,以非常优美的姿态,向母鸵鸟示爱,然后在母鸵鸟前蹲下,展翅左右,前后摇摆,同时不断将头向背部左右转向,而且不断拍打双翼。

提高鸵鸟蛋孵化率的方法 具体措施
控制孵化条件 孵化温度应控制在37.5℃左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0%。
科学的消毒措施 对孵化器、种蛋等进行科学的消毒处理,防止病菌感染,保障胚胎健康发育。
选择优质种蛋 选择新鲜、无裂缝、形状正常的鸵鸟蛋进行孵化,可以提高孵化率。

母鸵鸟在繁殖期,会主动接近自己爱上的公鸵鸟,与公鸵鸟示爱动作同步地作出反应,边走边点头,展翅上下振动,同时上、下喙快速地一张一合,向公鸵鸟示意,接受求爱,这时公鸵鸟兴奋站立,上举双翼,快速接近母鸵鸟,母鸵鸟激动地加快喙部的张合,尾朝公鸵鸟,蹲下身躯,公鸵鸟迅速跨上母鸵鸟背上进行交配,交配时间约1秒钟。

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如何提高鸵鸟种蛋的孵化率。鸵鸟种蛋的孵化率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影响它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是鸵鸟种蛋的质量和孵化期的管理,抓好以下几点,孵化率就会大大提高。

1、拾蛋:种蛋产出后要及时拾起,不能让太阳长时间曝晒,因高温会增...

2、选种与配比:如果选购成龄鸵鸟,以选购同一个品种的非洲黑鸵鸟最为理想,一般产蛋率高的雌鸵鸟,眼大,颈细长,背部平直且后部羽毛稀而短,尾巴下垂而不平举或上翘,体形丰盈紧凑厚实,不肥不瘦,性情温顺,愿意与人接...

研究表明,成年鸵鸟在繁殖季节的饲料以低能量、高蛋白、高纤维为主,使用肉骨粉和血粉替代鱼粉可以提高孵化率。

青绿饲料的优质性也不可忽视,适当补充泛酸和其他微量元素可进一步提高鸵鸟的繁殖效率。

怎样提高鸵鸟蛋孵化率?鸵鸟蛋储存的最佳时间是3~5天,不宜超过7天。鸵鸟蛋是蛋类之最,被称做“百蛋之王”,鸵鸟蛋蛋清晶莹剔透,蛋黄金黄诱人,其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鸵鸟蛋的蛋白质,钙、铁等含量均高于其他蛋类,营养学家称鸵鸟蛋营养价值为“软黄金”,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

种蛋可按大、中、小或重、中、轻三个档次,实行分机孵化,能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

不仅要理解鸵鸟繁殖技术:探讨提高鸵鸟产蛋率和孵化率的科学方法。,还要全面掌握鸵鸟产蛋孵化新策略。

一、蛋中珍宝:鸵鸟蛋的特有魅力

鸵鸟繁殖技术:探讨提高鸵鸟产蛋率和孵化率的科学方法

1. 营养均衡鸵鸟的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孵化率。繁殖期饲料中代谢能需量为11.3千焦/公斤,粗脂肪控制在6%-8%,蛋白质为18%-24%。同时,注意氨基酸的供给,如精氨酸、赖氨酸等。 2. 环境调控提供安静的环境和足够的活动场地,让鸵鸟适应生活。繁殖期,公鸵鸟会以独特的方式求爱,吸引母鸵鸟。 3. 种蛋处理种蛋取出后,需及时消毒并储存于相对湿度36℃的室内,时间不超过5天。

四、孵化技巧:提升孵化率的秘诀

五、案例分析:某地鸵鸟养殖场孵化率提升记

某地一家鸵鸟养殖场,通过实施上述新策略,孵化率从原来的70%提升至90%。其中,营养均衡、环境调控和种蛋处理是关键因素。该场还注重对养殖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因为人们对鸵鸟蛋营养价值的认识,鸵鸟养殖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鸵鸟产蛋孵化新策略将为鸵鸟养殖业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5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