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软枣猕猴桃产业基础薄弱,发展速度缓慢
近年来,我国软枣猕猴桃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的新兴力量。只是,我国软枣猕猴桃产业基础薄弱,发展速度缓慢,本文将分析我国软枣猕猴桃产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1. 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2. 品种选育取得一定成果
我国已引进国内审定软枣猕猴桃品种4个,筛选出农家良种6个,并初步确定了10个品种。同时,我国正努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3. 产业链条逐渐完善
我国软枣猕猴桃产业链条逐渐完善,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科研等多个环节。其中,丹东市已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培育了一批软枣猕猴桃产品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
3. 市场竞争激烈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产业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加强品种选育,培育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并加大推广力度。
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知名品牌。
5. 加强科技支撑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产值 |
---|---|---|---|
2010 | 200 | 500 | 1000 |
2015 | 500 | 1500 | 3000 |
2020 | 1000 | 3000 | 6000 |
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刘娥、黄宇祥、曹叶
期刊名称:农业科学
年卷:20
围绕软枣猕猴桃生产和提升种植、繁苗水平,组织动员科技力量进行联合攻关。聘请中国农科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为丹东软枣猕猴桃产业发展顾问,提供总体规划、品种定向、技术支持等。同时,组建技术服务队,按地域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储藏、包装、加工等技术问题。
5. 庭院经济与旅游结合
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软枣猕猴桃,采用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延长采收期。将软枣猕猴桃采摘与农家乐旅游结合,打造休闲观光新去处。
6. 招商引资
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建设软枣猕猴桃生产基地或加工企业。组织相关人员赴日本、韩国、新西兰进行技术和招商考察。
形成政府投入引导、企业投入主体、社会资金投入的软枣猕猴桃产业发展投入新格局。市政府加大引导性、补贴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新品种优化、苗木繁殖、技术培训、市场考察、有机认证、品牌建设等。
将软枣猕猴桃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农业新兴产业,纳入市政府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成立软枣猕猴桃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和关键问题。发挥软枣猕猴桃协会作用,在种苗繁育、销售价格、技术推广、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发挥自律、沟通和协调作用。
到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需提供种苗9000万株以上。坚持“以我为主”原则,围绕种植和种苗繁育,建设软枣猕猴桃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加快种苗繁殖,确保种苗需求。
软枣猕猴桃产业作为新兴农业产业,在辽宁省迅速发展。丹东作为重要产区,发展速度惊人。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引导,种植面积近3000亩。产业发展基础扎实,对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在产业发展初期,市政府出台文件对种植软枣猕猴桃的农民予以资金补贴,如每亩补贴500元;房前屋后每个棚架补贴100元等,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全市有农民40万户,如50%农户每户种植1亩,将迅速形成20万亩的产业规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