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育苗嫁接技术,旨在提高杨梅树繁殖效率和品质
将一年生实生苗挖出后去除枝叶,运到室内进行嫁接。室内流水作业,提高工效,然后移栽苗圃,苗木通过断根,剪去伤残的根系和剪平伤口,减少水分吸收量,避免接口溢水,嫁接成活。
杨梅杨梅树液流动旺盛,影响嫁接成活率,特别是在大砧木上嫁接,影响较大。草莓炭疽病为害症状,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和定植初期。莴笋的种植技术与管理,莴笋和贡菜的区别。
杨梅嫁接技术杨梅嫁接嫁接技术杨梅育苗育苗技术育苗嫁接育苗嫁接杨梅。
目前杨梅在生产上多采用扦插繁殖的方式进行育苗,繁殖速度慢,且易感染或者积累病毒,管理不系统,存在大小年,这些因素影响杨梅的产量和质量。
杨梅树性强健,易于栽培,经济寿命长,生产成本明显比其他水果低,因此,被人们誉为绿色企业和摇钱树,今天就为大家介绍杨梅怎么嫁接,杨梅的嫁接技术。
杨梅一般从2月下旬开始至4月下旬进行嫁接,从物候期来看,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本文将主要介绍野生杨梅树低干嫁接换种的实用技术,便于嫁接后的树冠培养,矮化树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便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野生杨梅树嫁接换种后达到优质丰产。
杨梅嫁接技术分享!增长增收就靠它了!杨梅树栽培技术杨梅枝繁叶茂树冠圆整,初夏又有红果累累十分可爱,是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
南安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20.9℃。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夏长无酷署,冬短无严寒。地貌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面积14.6万公顷,可供开发种果的低丘缓坡台地5.3万公顷,为南安杨梅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条件。
1.1 选种杨梅种子必须采自健壮野生或实生树,其种子较小但抗逆性强,出芽率高,每50千克果实可得种子10-15千克,每千克种子约有2000粒,发芽率高达70%。优良栽培品种的种子较大但发芽率低,仅达20%,苗期易产生猝死现象,一般不作为育苗用种。
选充分成熟的实生杨梅果实采后掺沙用脚踏踩踏烂果实进行堆沤,但堆堆不宜过大,堆沤厚度以30-40厘米为宜,以免发热降低发芽率。置于阴凉处,每日中午、傍晚翻动1次,同时各翻动1次即可,温度控制在25-30℃,约5-6日,清洗腐肉取出种子,摊放晾干,贮藏时才不会发霉,注意种子禁止暴晒,否则则会丧失活力。
杨梅种子经处理后于阴凉处立即进行层积沙藏,层积用干净河沙,湿度以手握成团而无水滴出,放开后又能散成小块状为宜。种子与河沙的比例为1:4,一层河沙一层种子进行层积沙藏,每层沙厚度10-15厘米,种子厚度7-8厘米,如此堆积至70-80厘米。层积期间经常检查,控制温度,调节湿度,以防霉烂、过于或发芽。
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光照充足、前作未育过杨梅的地块,土壤以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好。播前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均匀撒施3-5千克辛硫磷颗粒剂等土壤消毒杀虫剂,毒杀地老虎、蝼蛄等害虫,耕耘耙平,打垄筑畦,苗床畦宽1-1.5米,高15-20厘米,长不限,上盖一层10-15厘米厚的红黄心壤土,可减少播后苗期除草用工,播前种子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泡0.5小时。床畦均匀撤播,每平方米用1.2-1.5千克种子,用木板压入土,上再盖1-2厘米细土,盖稻草,防雨后土壤板结,12月上旬覆地膜保温保湿。
1.4.2 幼苗的移栽与管理12月份播种的到立春后发出根芽原始体,2月中、下旬幼苗陆续出土,初露土面的幼芽鼠类及鸟类喜食,应加强管理,注意防害。要及时除去覆盖物,因气温低要改搭小拱棚,上盖塑料薄膜。晚上盖住保温,白天晴天要打开通风透气,保持适宜温湿度。3月中、下旬苗高8厘米左右,此时子叶还未脱落,根系不发达。因为气温的升高可逐步拆掉小拱棚,直到4月中、下旬,小苗基部木质化,具有4-5片真叶,可移至大田培育。行株距20厘米×6厘米,每667平方米约栽2.5-3.0万株,栽后立即浇足定根水,使根与土密接。成活后施2次追肥,用0.3%尿素水或5%腐熟人粪尿液,到立秋后停施,要求下半年实生苗高30厘米,直径粗0.5厘米以上,待次春嫁接。
生长期间,砧木与接穗两者木质化程度愈高,同一温湿度条件下嫁接越容易成活,接穗从优良母株剪取,选向阳生长健壮1-2年生枝条,要求腋芽饱满充实,处于欲萌发状态,接后成活率高。气温以20-25℃嫁接为宜。削面平,速度快,形成层对准,防削面氧化,包扎紧。选无风、晴朗天气,随采随接,去叶留叶柄,去不充实新梢。南安嫁接最佳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
2.3 嫁接方法一般采用切接法,接穗每段长4-5厘米,在其下端稍带木质部削一平直光滑的削面,削面长2-3厘米,再在其下端相反的一面削成45°的斜面。从砧木根部以上3-5厘米处剪断,下部有残存的叶片要抹除,削平断面,选砧木皮较厚,光滑无节,木材纹理顺直的一侧,稍带木质部垂直切下,切口长2-3厦米,把接穗插入砧木,对准形成层,接穗的削面不要全部插入切口,其上露1-2毫米,以利于接口愈合,然后用0.01毫米塑料薄膜全封闭包扎。
接后20天检查成活率,未成活的接穗呈干枯或腐烂状,要适时补接。因为气温的上升,接芽和砧苗基部的芽相继萌发,到4月中旬,接芽可萌生新梢2-6厘米长,慢长的接芽还在萌动拱膜,为了使接穗芽体正常生长,要一星期抹除1次砧木上的萌芽,以集中砧木养分促进接口愈合和接芽生长。
待苗木成活,6月下旬新梢普遍长至15厘米左右时施第1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30千克,以后到7月底再施第2次,每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50千克,2次均加水浇施,掌握先淡后浓。接芽萌发不久有病虫危害,如杨梅卷叶蛾、杨梅枯叶蛾等,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乐斯本1500倍液防治,杨梅褐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
5—6月份杂草丛生,需人工除草3-4次,6月梅雨季节防积水沤根,圃地过干要及时喷水或沟灌。温度过高要用遮阳网遮盖,防幼苗晒死。
2—4月起苗出圃春植起苗前1天灌水,再挖起苗木,剪去伤残的根系和剪平伤口,剪除部分枝梢。嫁接苗出圃规格:品种纯度98%以上;根系发达,须根多,接口愈合良好,主干粗壮,有少量分枝;无病虫害。一级苗高度大于或等于40厘米,主干粗0.6厘米以上者。
在福建南安,杨梅种植历史悠久,而杨梅嫁接技术的革新,不仅提升了果实品质,更带来了高效繁殖的新模式。以下,我们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揭示这一技术革新的奥秘。
选种与种子处理:南安杨梅的种子宝藏种子处理后,进行层积沙藏,湿度适中,层积期间定期检查,调节湿度,防止霉烂。12月份播种于圃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的地块,播前施足基肥,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为幼苗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嫁接技术:创新提升,高效繁殖嫁接时间选择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此时气温适宜,嫁接成活率高。采用切接法,接穗长度4-5厘米,削面平直光滑,与砧木形成层对准。嫁接后,加强管理,抹芽定梢,适时施肥治虫,确保嫁接苗健康成长。
嫁接苗管理:精细化操作,确保成活率嫁接苗成活后,加强抹芽定梢、施肥治虫、除草排水等管理,确保苗木健康生长。待苗木达到一定规格后,即可出圃定植,为杨梅高效繁殖奠定基础。
南安市某杨梅种植基地,采用嫁接技术进行杨梅繁殖,经过3年努力,嫁接苗成活率高达95%以上,果实品质显著提升。基地负责人表示,嫁接技术不仅提高了杨梅产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当地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因为杨梅嫁接技术的不断革新,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优质杨梅品种涌现,为我国杨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这一技术也将为其他水果嫁接繁殖提供借鉴,助力我国果业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