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龙眼角颊木虱是龙眼树常见害虫,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龙眼,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备受喜爱。只是,龙眼树的健康成长却面临着种种挑战,其中龙眼角颊木虱便是其中之一。

龙眼角颊木虱是龙眼树常见害虫,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编号 防治措施 实施时间 效果评价
1 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树冠及果园通风透光 每年春季 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
2 采用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如粉蛉幼虫和姬小蜂 常年 减轻害虫数量
3 科学用药,合理轮换农药品种,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每年发生期 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1. 龙眼角颊木虱的生活习性及危害

龙眼角颊木虱是龙眼树上一种常见害虫,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福建、广西等省、区。成虫和若虫均会吸取龙眼树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黄化等现象。严重时,叶片皱缩畸形、变黄,提早脱落,影响新梢抽发和叶片正常生长,树势生长衰退,进而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

龙眼角颊木虱的成虫体长约2.5毫米,雌虫宽0.7毫米,雄虫约2.1毫米,宽0.5毫米。虫体背面黑色,腹面黄色。头部短而宽,有一对向前平伸的颊锥,呈圆锥状。触角10节,末端有一对叉状的刚毛。翅透明,前翅具显著的黑色条纹,后翅狭条形,稍短于前翅,无黑色条纹。

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树冠及果园通风透光,清除树上病虫干枝、病虫僵果和病皮,扫除地面枯枝落叶与杂草等,减少越冬虫源。

采用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如粉蛉幼虫和姬小蜂。

科学用药,合理轮换农药品种,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适时修剪,清除病弱枝,增强树势。

龙眼角颊木虱对龙眼树的生长和果实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了解其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和防治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龙眼树,提升果实品质,增加果农的经济效益。

通过分析龙眼角颊木虱是龙眼树常见害虫,严重影响果实品质。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顺势引入更具深度的话题——龙眼角颊木虱防治新策略。

龙眼“鬼帚病”防治挑战

龙眼,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长过程中常受到“鬼帚病”的困扰。这种病症,又称秃枝病、丛枝病等,主要由病毒引起,常通过嫁接或虫害传播。病株的幼梢受害后,幼叶会变狭、弯曲、叶缘卷曲,无法展开,叶色也变得淡绿。病叶形态各异,容易脱落,最终导致病梢的叶片干枯脱落,形成秃枝。此外,新梢也可能丛生,节间短缩,呈现扫帚状,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品质。

龙眼角颊木虱是龙眼树常见害虫,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防治策略:从天敌保护到综合管理

针对龙眼角颊木虱的防治, 要保护和利用天敌。例如,粉蛉幼虫捕食龙眼角颊木虱若虫,姬小蜂可以寄生在若虫体内,这些都是防治害虫的有效手段。同时,还需采取以下措施:

抓住防治适期在若虫孵化盛期,及时选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对口农药喷施,除虫效果良好,并有杀卵作用。

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农药,如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减少抗药性。

综合管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采后修剪,清除树上病虫干枝、僵果和病皮,加强果园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逆能力。

案例分析:饶平县的防治实践

在饶平县,龙眼角颊木虱的防治已取得显著成效。当地果农在春季气温回暖后,抓住若虫羽化盛期进行防治,同时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在具体操作中,果农们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如乐果和吡虫啉,每7天喷药一次,新梢嫩叶转绿即停止用药。此外,通过优化栽培管理,如疏除弱枝、阴蔽枝,保持果园通风透光,也有效降低了害虫的发生。

未来展望:科技助力病虫害防治

因为科技的进步,未来龙眼角颊木虱的防治将更加精准高效。生物防治、生物农药的推广使用,以及无人机喷药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龙眼角颊木虱的防治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加强科普宣传,提高果农的防治意识,也是保障龙眼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