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山药市场突围,探寻绿色种植新路径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这片黄土地孕育了丰富的农产品,其中,铁棍怀山药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只是,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成为博爱县山药种植户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避免价格战,博爱县山药种植户们开始寻求绿色种植新路径。通过实施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他们成功地将怀山药打造成为绿色、环保、高品质的农产品。
技术名称 | 作用 |
---|---|
健身栽培 | 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
土壤消毒 | 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 |
诱杀害虫 | 吸引害虫聚集,集中消灭 |
生物防控 | 利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 |
科学用药 | 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 |
这些技术的实施,使山药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残指数几乎为零。合作社种植的铁棍山药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品牌效应显著,销售价格比普通怀山药高出2元以上。
绿色种植,增收致富“种植了50亩怀山药,今年首次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管理的,看长势很不错。”秦国利是该合作社的理事长,今年是他种植怀山药的第六个年头。
除了经济效益,绿色种植还带来了社会效益。博爱县气候适宜山药生长,土壤肥沃,山药种植面积达1万亩,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博爱县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将现代高效农业作为战略产业,变农业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为产业优势。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博爱县努力实现由传统粗放农业向高效精准农业转型。
“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后,最大的区别是病虫害明显减少了。”秦国利说,以前都是打化学农药,现在采用预防为主的绿色防控措施,不仅虫害少了,山药的品质也有了保证,更受市场欢迎。
博爱县植保站站长韩宏坤介绍说:“通过生物防控、物理防治和农业措施生态调控等措施,加上少量的化学农药投入,如果病虫害较轻的年份几乎可以不用化学农药。”
博爱县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博爱山药市场突围,探寻绿色种植新路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初步框架,而博爱山药:绿色种植新方案探秘则将帮助我们深入挖掘细节与内涵。
博爱县,这片沃土孕育了绿色山药的奇迹。在这里,农户们以创新为翼,探索出一条绿色种植的新路径,让山药不再是单纯的农产品,而是承载着健康和绿色的品牌象征。
博爱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黄河冲积土的肥沃与太行山岩溶地貌的滋养,共同铸就了这片土地上山药的独特品质。利国怀药种植合作社的基地,便是这一绿色种植理念的践行者。合作社理事长秦国利,用六年的种植经验告诉我们,绿色种植的关键在于土壤的健康。
“我们采用的是有机肥,主要是畜禽粪便,这种肥料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的肥力。”秦国利说。正是这种对土壤的呵护,让山药的品质得到了保证。
病虫害是山药种植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在博爱县,农户们通过绿色防控技术,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我们采取的是‘健身栽培+土壤消毒+诱杀害虫+生物防控+科学用药’的综合措施。”博爱县植保站站长韩宏坤介绍道。其中,生物农药的应用成为了亮点。氨基寡糖素、宁南霉素等生物农药的交替使用,不仅有效防治了病害,还提升了山药的抗病性。
“包装后的山药走进了高端市场,我们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保证了农户的收入。”秦国利说。以山药1亩收2000斤为例,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后,每亩地可以多增收4000元,精品山药的售价更是高达16元/斤,普通山药也在10~12元/斤。
未来展望,绿色山药引领农业发展“我们将继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让更多的农户加入到绿色种植的行列。”韩宏坤说。博爱县正以山药为切入点,逐步推广到蔬菜、粮食、果树种植上,努力实现农业的绿色转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