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香菇种植成为致富新途径,助力农民增收

获嘉县林森源香菇专业合作社,一家专注于香菇种植的食用菌服务专业合作社,展示了香菇种植如何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香菇种植成为致富新途径,助力农民增收

位于获嘉县亢村镇亢北村,2014年5月注册的合作社,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不仅推动了农民的增收,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合作社概况 发展数据
注册时间 2014年5月
注册资金 340.6万元
流转土地 500亩
社员数量 52户
大棚数量 200座
种植香菇袋数 95万袋
产值 1800多万元
利润 120万元

在合作社社长的带领下,马向国荣获了“新乡市杰出青年农民”和“获嘉县十大优秀青年”称号,这是对合作社及农民增收的最好证明。

六元公司的带动下,垒头镇、前营乡、和睦井乡等多个乡镇的农民纷纷加入香菇种植行列,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西峡县已经形成了以丁河、重阳、五里桥、西坪、寨根等乡镇为主的反季节香菇生产基地,种植规模达1000万袋,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合作社负责人马向国自豪地说:“如今社员种植香菇的经济收入是种粮食收入的2~3倍,每年每户可增加收入2万元。”

在寨根乡寨根村夏菇种植基地,种植大户潘茂华介绍,夏菇正好可填补市场空白,为菇农提供更多收入。

香菇酱已成为临漳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合作社模式引导农民发展香菇种植,完善产业链,扩大香菇酱市场份额。

食用菌种植技术简单易掌握,工作队引进香菇培育技术,示范带动群众利用闲置房屋种植香菇。

张集镇四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反季节香菇进入采收期,每天都有十多位村民在这里采收香菇。

光山县罗陈乡张楼村引进种植大棚香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经营方式,让村民增收致富。

宁强香菇从产品时代向品牌时代跨越升级,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张建斌香菇通过拓展新建标准化食用菌大棚,建成集143个出菇棚和20个养菌棚为一体的产业基地。

张集镇除种植传统的春栽和秋栽香菇外,还组建了规模为300万袋的反季节香菇种植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

香菇种植成为致富新途径,助力农民增收

马向国自2014年开始搞香菇种植,已流转农民土地500亩,吸收52户加入合作社,建起了200座塑料大棚,共种植香菇95万袋,实现产值1800多万元,创利润120万元。

该合作社树立一切为了社员、为了社员一切的理念,用质量树品牌,用诚信树形象,用爱心来创业,用汗水铸辉煌。理事会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帮困优惠政策,重点帮助残疾、贫困人员就业,奉献爱心。合作社根据基地工作需要,先后安置了30名残疾人、35名家庭特困人员,安排社会再就业150人到基地工作,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帮他们尽快掌握香菇种植技术,学到一技之长,解决他们就业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努力脱贫致富奔小康。

尽管现在是香菇生产淡季,但在河南西峡县,农民们正忙碌地种植反季节香菇。去年以来,西峡县结合实际,因势利导,瞄准夏季香菇生产的市场空白,大胆尝试,积极探索,鼓励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反季节香菇,取得了可观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该县重阳镇杜岗村菇农庞来栓去年...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以引领农民致富为根本,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为技术培训依托,制定规范的香菇无公害种植标准,实行“四个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原材料配制、统一菌种供应、统一生产管理、统一产品收购”,确保香菇茁壮成长。合作社成功注册了“获源”香菇商标,注重品牌效应,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农产品展销会,深受市场欢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