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盘锦放流760万梭鱼苗,辽东湾生态修复再添新力

人民网沈阳5月18日电,伏季休渔期伊始,辽宁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在盘锦二界沟渔港附近海域正式启动。2022年,760万尾梭鱼苗被放归辽东湾,为这片海域的生态修复注入了新的活力。

盘锦放流760万梭鱼苗,辽东湾生态修复再添新力

清晨,辽东湾二界沟渔港热闹非凡。在市水产苗种管理处的现场验收和渔民代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760万尾梭鱼苗被轻柔地放归大海。这些梭鱼苗体长均超过1厘米,充满活力。

年份 放流数量 放流品种
2022 760万尾 梭鱼
2021 600万尾 梭鱼
2020 500万尾 梭鱼

辽东湾沿岸消失多年的虾汛又重新出现。根据往年数据测算,2022年增殖放流的中国对虾预计回捕2800吨,产值约5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0以上;三疣梭子蟹预计回捕约2500吨,产值约2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2及以上。

辽宁省自1985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对虾增殖放流,至今已持续38年。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辽宁累计放流海淡水苗种490亿单位。

盘锦市为恢复海洋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根据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放流指标任务,在市海洋与渔业局的认真组织和放流中标单位辽宁每日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精心培育下,圆满完成了孵化梭鱼苗任务。

近年来,盘锦市在省海洋与渔业厅的重点扶持下,渔业增殖放流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放流规模不断扩大,放流品种不断更新,放流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参与活动不断提高,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此次梭鱼增殖放流苗种整齐,规格大、活力强,区域广、见效快、效益好,回捕率按30%匡算,可回捕成鱼240万尾,可增加产量180万公斤,可实现产值2800万元。

采取基于生物容纳量评估的增殖放流和科学采捕等措施,使岗上贝类资源迅速得到恢复。这一国内目前单体规模最大的滨海湿地修复工程,对辽东湾生态修复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盘锦放流760万梭鱼苗,辽东湾生态修复再添新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盘锦放流梭鱼苗,辽东湾生态修复显成效。的内容。

盘锦二界沟渔港:梭鱼苗放流,生态修复迈出坚实一步
盘锦放流760万梭鱼苗,辽东湾生态修复再添新力
生态修复:从虾苗放流到蓝色牧场

除了虾苗放流,辽宁省还采取了盐地碱蓬生态修复措施,包括补植种植、潮沟疏浚、降滩改造等。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修复体系,为辽东湾的生态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持。

辽东湾: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未来展望:持续放流,共建绿色家园

通过持续放流和生态修复,我们期待看到辽东湾更加美丽、丰富的生态系统,为渔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生态福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