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鸵鸟养殖市场潜力巨大
在2016年,鸵鸟养殖市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鸵鸟作为一种新型草食动物,不与农业争耕地,不与人类争口粮,契合国家节粮型草食动物产业发展政策,对于沙荒地开发利用、非耕地改良、还草还牧、调整农业结构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项目 | 数据 |
---|---|
鸵鸟皮价值 | 拉力是牛皮的5倍,价格是鲨鱼皮的5倍 |
市场售价 | 鸵鸟肉60多元/公斤,蛋200元左右/枚 |
产量 | 一岁鸟可产皮1.3平方米,一只鸵鸟一年可产蛋50-60枚 |
在政策支持下,鸵鸟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据调查,2016年全国鸵鸟存栏量已达10万只以上,养殖户数量也呈逐年增长态势。
二、基础薄弱,定义模糊,前景不明朗尽管鸵鸟养殖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鸵鸟养殖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在养殖技术、品种培育、疫病防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鸵鸟养殖市场的定义模糊,市场准入门槛低,导致养殖户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行业整体形象。此外,市场前景不明朗,部分养殖户对行业发展前景担忧,制约了投资热情。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加强鸵鸟养殖行业成为关键。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
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协同发展。
提高行业自律,加强养殖户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积极拓展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养殖领域,鸵鸟养殖逐渐崭露头角,其经济效益备受关注。那么,鸵鸟养殖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又能为养殖户带来怎样的收益呢?让我们通过以下案例,一探究竟。
产业链延伸,效益最大化许多养殖户都好奇鸵鸟养殖的效益。实则,单纯养殖鸵鸟,即使精打细算饲料,效益也有限。若想实现利益最大化,还需将产业链延伸。例如,养鸵鸟不仅能销售蛋,还能通过加工提升价值。鸵鸟蛋虽然价格不菲,但与鸵鸟肉和鸵鸟皮相比,仍显逊色。一只鸵鸟的皮,加工后价值几乎翻倍。
鸵鸟皮被誉为世界上最名贵的皮革,以其轻柔、美观、耐用等特点著称。可制成皮衣、皮鞋、皮带、皮包等皮革制品。其拉力是牛皮的五倍,价格更是高达锷鱼皮的五倍。一只一岁的鸵鸟,可产皮1.3平方米。鸵鸟皮真皮层薄,毛孔粗大,单根排列,坚毛肌发达,构成铆钉状突起,使其柔软、坚韧、透气性好,具有其他动物皮革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沙地饲养,优势明显沙地租金相对便宜,且沙地饲养鸵鸟最为适宜。鸵鸟喜干燥,沙地热量高,有利于鸵鸟粪便干燥,还能让鸵鸟进行沙浴,去除身上的寄生虫。
孵化扩大,拓展市场鸵鸟蛋可孵化成小鸵鸟,进而扩大生产规模。但小鸵鸟饲养需注意,因其缺乏分辨能力,易成为“吃货”。在食物中添加青绿饲料,有助于鸵鸟排除体内沙子。
鸵鸟养殖10个月,体重可达80公斤。直接出售,收益有限。但通过屠宰加工,一只鸵鸟的效益可提升至3000多元,增加一倍。养殖户可自行屠宰加工,分解销售,进一步增加收益。鸵鸟的各个部位价格不一,如一对掌就能卖到160多元。养殖户还可考虑推出鸵鸟宴,如鸵鸟脖等,因其野味嫩滑,口感极佳,价格自然不菲。
鸵鸟原产于非洲,却不怕寒冷,易于饲养。例如,在东北低温环境下,鸵鸟也能顺利养殖。鸵鸟耐粗饲,养殖较为容易。鸵鸟蛋坚硬,不易破碎。
鸵鸟肉与蛋,市场前景广阔鸵鸟肉绿色健康,营养丰富,市场售价60多元每公斤。蛋被誉为“百蛋之王”,每枚重约1.5公斤,市场售价200元左右。鸵鸟毛质地柔软,丰满飘逸,手感好,保温性能佳,不产生静电,是服装工业的上好配料。此外,鸵鸟油、鸵鸟血等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可制成高档化妆品。
发情期与产蛋高峰小鸵鸟出生时体重约1公斤,成年鸵鸟体重可达一百多公斤。公鸵鸟发情时,脸部和脚部会变红,并伴有“跳舞”等行为。每年二月至十月为发情期,六七月份为产蛋高峰期。每只母鸵鸟每隔一两天就会产下一枚蛋,一枚鸵鸟蛋重约2公斤,市场售价200多元。
选地建议鸵鸟皮价值高,养殖建议选择沙地。沙地租金低,且适合鸵鸟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