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产蛋期管理:关注蛋鸡健康
产蛋期是鸵鸟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的管理对于确保蛋鸡健康、提升产蛋率具有决定性作用。
为了保持雌鸵鸟优良的产蛋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需要实施强制休产。通常,休产期安排在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1月份。在此期间,雌雄鸵鸟分开饲养,停止配种,并停止喂食精料5天,使雌鸵鸟停止产蛋。随后,喂以休产期专用饲料。
雌鸵鸟在24-30月龄达到性成熟,雄鸵鸟则在36月龄性成熟。为了提高受精率并防止过肥,应给予鸵鸟较为自由的活动范围。雌雄分群时,通常以4只雌鸵鸟配1只雄鸵鸟的方式组成饲养单位。
2. 运动场建设与卫生管理运动场面积应充足,一个饲养单位大约需要1500平方米。保持运动场卫生,定期清除粪便和杂物,确保鸵鸟健康。
3. 饲料与营养产蛋期鸵鸟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以18%为宜,代谢能约为10.5兆焦/千克。根据季节变化和鸡群采食量、蛋重、体重及产蛋率的波动,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
人工饲养的鸵鸟具有较为规律的活动习惯。因此,应依据其生活规律定时定量进行饲喂。例如,鸵鸟在早晨天一亮就会在运动场上活动,跑动15-20分钟后进行交配和采食。首次饲喂时间通常定在早上6点半至7点半之间。
若要更换运动场或进行鸵鸟的销售,需要捕捉时,应特别注意。由于鸵鸟头骨较薄,连接处脆弱,因此需要小心操作。在捕捉前一天在棚舍内进行饲喂,趁其采食时将其关入棚舍。捕捉时,需要3-4人协作,抓住颈部和翼羽,扶持前胸,在头部套上黑色头罩以使其安定。
四、案例分析近年来,我国鸵鸟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以XX养殖场为例,通过实施科学的产蛋期管理,其产蛋率提高了20%,蛋重增加了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鸵鸟产蛋期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我们从饲料营养、运动场建设、卫生管理、分群饲养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蛋鸡健康、提高产蛋率。通过本文的探讨,相信有助于养殖户在产蛋期管理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请注意,由于篇幅限制,以上内容仅为概要性展示,实际字数可能未达到 。如需更多内容,请在原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
以某养殖场为例,该场通过以下措施显著提升了蛋鸡的产蛋率。
在产蛋期,养殖场还需关注以下细节:
2. 运输管理:在运输种鸵鸟时,需减料停产,确保运输时输卵管中无成熟的蛋。运输过程中,添加维生素C、食盐和镇静剂,以减少应激反应。
因为科技的进步,产蛋期管理将迎来更多创新。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养殖环境的智能监控,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养殖场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