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山楂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

面对近年来山楂产量不稳、品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了一套山楂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旨在帮助果农朋友们实现高产高效。

山楂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

土壤管理至关重要。深翻熟化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为山楂树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土壤管理措施 具体操作
深翻熟化 每年秋季进行土壤深翻,深度约30-40厘米。
增施有机肥 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以补充土壤养分。
改善土壤结构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量施用化肥,以调节土壤pH值。

施肥方面,要注重氮、磷、钾的合理搭配,以满足山楂树生长的营养需求。

施肥时间 施肥品种及用量
基肥 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草木灰500千克。
追肥 3月中旬,每株施尿素0.50-1千克;7月末,每株施尿素0.50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草木灰5千克。

浇水方面,要遵循“看天、看地、看树”的原则,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浇水量。

浇水时间 浇水方法
春季 追肥后浇1次水,促进肥料吸收。
夏季 花后结合追肥浇水,提高坐果率。
秋季 麦收后浇1次水,促进花芽分化及果实生长。
冬季 浇封冻水,保护树体安全越冬。
修剪时间 修剪方法
冬季 疏除轮生骨干枝、外围密生大枝、竞争枝、徒长枝、病虫枝等。
春季 疏除位置不当及过旺的发育枝,摘心培养紧凑的结果枝组。
夏季 拉枝、疏枝、摘心、环剥等,调整树形,促进光照和通风。

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及时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

病虫害 防治方法
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桃蛀螟 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布2500倍灭扫利;6月中旬、7月初、8月上中旬,树上喷布1500倍对硫磷乳油。
轮纹病、白粉病 谢花后1周喷80%多菌灵800倍液,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中旬各喷1次杀菌剂;发芽前喷1次5瘦石硫合剂,花蕾期、6月份各喷1次60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或50%可湿性托布津。

山楂作为一种兼具药用与食用的珍贵果实,其高效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我们将以金锄头农业技术库为例,深入解析山楂高效栽培的策略与应用。

土壤管理与施肥技巧

土壤是山楂生长的基础,深翻熟化是增产的关键。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建议,在山楂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深翻,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施肥方面,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有机肥3000至4000千克,并辅以尿素、过磷酸钙和草木灰等,以满足树体营养需求。

山楂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
浇水与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对山楂生长同样重要。金锄头农业技术库指出,一般一年浇水4次,分别在春季追肥后、花后、麦收后和冬季封冻前。合理的水分管理,有助于促进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

修剪是山楂栽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建议,冬季修剪要防止内膛光秃,采用疏、缩、截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改造和更新复壮。夏季修剪则需疏枝、拉枝、摘心和环剥,以促进花芽形成,增加产量。

山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等虫害,以及轮纹病、白粉病等病害。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建议,针对不同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施灭扫利、对硫磷乳油、多菌灵等,以确保山楂的产量与品质。

山楂高效栽培策略解析与应用,旨在为山楂种植者提供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方案。通过金锄头农业技术库的实践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土壤管理、施肥、浇水、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有详细的操作指南。相信在今后的山楂种植过程中,这些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山楂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