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借养牛大户助力扶贫,整村脱贫前景光明

项目 数据
每批次养殖肉牛 65头
养殖周期 8—10个月
预期收益 每头牛2500元左右

地心村的扶贫项目正以每批次养殖肉牛65头,经过8—10个月的养殖周期,每头牛预期收益2500元左右。这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是脱贫的希望。

借养牛大户助力扶贫,整村脱贫前景光明

代连华,一位养牛8年的大户,每年可出栏260头牛,年销售额达400多万元。他不仅是村里的脱贫能人,更是整村脱贫的引领者。盐井村,这个有耕地面积1143亩,农户236户、903人的村落,因耕地面积少、水源不便,许多年轻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只是,在区煤炭局和村委会的谋划下,盐井村的村民有望通过养殖肉牛实现脱贫。

区煤炭局拿出3万元为10户特困村民购买牛犊,每户补助3000元。养殖期间,代连华负责技术指导,待牛出栏后,由他的连华养殖合作社以市场价格回收。这种模式不仅可实现双赢,还能调动其他村民的积极性,整村脱贫指日可待。

苏建坤口中的“贷牛还牛”项目,是通过小额扶贫贷款资金扶持脱贫户养牛,农户每年免费从企业“贷”一头牛犊,可自养也可由合作社...

南阳通过推行“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牛专业合作社+养牛大户”的肉牛产业联合体发展模式,构建集饲、养、加、农、工、贸于一体的...

“感谢政府的支持和关心,我肯定会毫不保留地把养殖技术传授给他们,把我们村发展成养牛村,争取让乡亲们和我一样实现脱贫!”10月23日,仙居乡盐井村村民代连华说。

通过培训学习,他深刻感受到党对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坚定了带领村民养牛脱贫致富的决心。

在政策和扶助力度的配合下,很多省份的贫困县通过养牛得以迅速脱贫,也给国家的扶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养牛扶贫政策大力推广,为养牛业的发...

带领村民养牛致富的想法,马支书听到后,非常认同和支持。得到村支部的认可后,宋春华很高兴,当天便在村干部的协助下了解了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及收入情况,发现村里的贫困户虽然都养殖黄牛,但是量不多,平均每户养殖不到1头,只为了犁田耕地,没想过扩大养殖规模增收致富。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饮食的质量,肉牛养殖的规模和市场在不断的壮大和发展,肉牛养殖带动了当地养殖户的收入,肉牛养殖业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增长。

建立以牛为主题的产业云平台,开发“掌上养牛”APP。投资者提供资金在APP上认养肉牛,养殖基地提供肉牛养殖的设施、技术、销售,目前基地内的200余头肉牛全部被认养完毕,认养人中有十几个人是代文武在深圳时的朋友,成功将城市资本引入农村,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扩大了肉牛养殖规模,带动了本地生态养殖产业的发展。

在河南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牛 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不久前,河南省印发的《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省将发展肉牛奶牛产业作为树立大食物观、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

国家在贫困县发展养牛扶贫政策,最近几年也初见成效。一头优质西门塔尔母牛一年生一头小牛,去掉喂养防疫管理等费用,最起码能赚6000元,养五头就是30000元的收入。一般贫困户养牛脱贫非常快,国家就是看中这个,所以在贫困县大力发展扶贫养牛政策。

对借养牛大户助力扶贫,整村脱贫前景光明。有了认识后,再研究牛股扶贫,案例先行,前景可期。。

借养牛大户助力扶贫,整村脱贫前景光明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7日6时讯:从贫困户到养牛专业户,他用自己的勤劳双手提升了生活条件,带动了...

肉牛养殖风险较低,一头牛犊价格5000—6000元,养殖一年可获纯收入3000元,3—5年后小牛犊出生另有5000元利润。种植一亩田年收入仅1000元左右,劳动成本大。

汶川县将克约村作为首批脱贫村,投入扶贫资金100万为村里建起1500平米的集体养牛场,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去年11月1日,肉牛关进圈舍,现在4个月了,最大的有600多斤。

高志军养殖产业发展红火,村民康生宏通过养殖生猪和肉牛找到脱贫门路,预计今年年底脱贫。

“品牛小镇”引入互联网思维,建立以牛为主题的产业云平台,开发“掌上养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4129.html